描绘一个画面来说理,怎样?
我讲过,一般说来,中小学生的记叙水平要高于说理水平,这与他们的知识积累、社会阅历和思维辨析能力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降低说理的难度,达到形象说理的目的,可以扬其记叙之长,来补其议论之短,那就是采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说理(见我的《写议论文,可以采用“讲故事说理法”》一文)。然而,除了讲故事说理法,还有一种“描绘画面说理法”值得中小学生了解、掌握和运用。
讲故事说理法,是通过讲述一个或几个小故事来阐述论点。而描绘画面说理法,不是单一的从理念出发去进行抽象的议论,而是在议论说理时着力描绘一个或多个画面,让读者从形象具体、生动活泼的画面中去理解并接受文章的观点,继而得出正确的结论。精心地描绘一个或多个画面来说理,也属于诸多说理手法中的一个。
我们来看范文《享受阳光》:
享受阳光 (8年级)王经文
清晨,阳光暖暖的撒向大地,温度适宜,衬得黑夜后的花花草草新新的,嫩嫩的。一个小女孩在阳光下练习跳绳,手中的绳子转动着,两个小辫子上飞舞,胖乎乎的脸蛋也一颠一颠,红扑扑的。绳子越转越慢,终于停了下来,小女孩在一旁大口大口地喘气。“真不错,一口气跳了100个!”一个中年男子一脸微笑。小女孩抬起头,正迎上一缕刺眼的阳光,她马上捂住眼睛。“爸爸,太阳公公怎么那样有力啊,整天在天上照呀照的。”中年男子走到小女孩身旁说:“你现在也像太阳公公一样,有一身的力量,活力四射呢!”小女孩睁开眼睛:“如果我像太阳一样有力,一定会练好跳绳。爸爸,明天我还练。”
是啊,青少年时期的我们就像初生的太阳,有的是时间,有的是精力。我们要享受金色的阳光,享受青春的活力,让阳光照亮心灵,多做有益身心的事,让自己德智体全面发展。
正午,太阳火热地毫不留情地烘烤着大地,走在街上仿佛下火海似的,一位妇女走在回家的路上,手里提着一袋袋东西,身子顺势偏向一边,袋子的东西不时碰到小腿上,她艰难地前进着。汗水顺着脖子往下流,她的后背已经湿了一大片。突然,电话铃响了,是儿子打来的。她急忙放下东西:“儿子乖,妈妈一会儿就到家了,给你做好吃的哟。”挂了电话,她又开始前行,依然向一边斜着,只是步伐愈加急促,甚至开始一路小跑。毒辣的阳光下她奔跑的身影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在她心中,孩子才是她的太阳,孩子的笑容是妈妈心中最美的阳光。她享受阳光,所以不辞辛苦,烈日,劳累无法阻止她的脚步。
日落,广场上几个老人,正随着音乐打太极拳。他们动作稳健,一招一式十分到位,脸上也难见半丝急躁。夕阳将缕缕红光照在他们的脸上,他们沉浸在一种忘我的意境中——这才是夕阳下最美的剪影。
鬂微霜,又何妨?最美不过过夕阳红。在他们年老的外表下,同样是一颗享受阳光的心。
无论你是稚气未脱的孩童,或是两鬂苍苍的老人,请学会享受阳光,让它常驻心灵。在它的指引下,向着梦想,前进!
不要怀疑这篇文章的体裁,它确是一篇议论文。小作者在这篇议论文中,为了论证“让阳光常驻心中,眼前有方向,心里有动力,胸中有信心,去追求理想”的观点,没有从道理上去进行推论,而是精雕细刻地为读者描绘了三幅图画,从这三幅真切的画面(社会生活)中,去引导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第一幅画面描写的是温馨的早晨,一个小女孩在兴致勃勃地跳绳晨炼,她一口气跳了100个,展示了少年人的充满生机。而她和父亲的对话,正是作者为了引向“享受阳光”这个主题【当然,这个对话部分还缺少精炼性与准确性,但对于初中生来说也是可以理解与接受的】。画面描绘之后,是针对画面的议论,突出“要享受金色的阳光,享受青春的活力,让阳光照亮心灵”这个中心。
第二幅画描写的是炎热的中午,一个中年妇女冒着酷暑回家,中途接到儿子的电话,她一边安慰孩子,一边提上重物匆匆往家赶。这幅画面也加入了细节描写。这是一个非常普通的生活截图,它要反映什么问题呢?下面的议论解说了这幅画面的寓意:孩子是妈妈心中灿烂的太阳,妈妈的幸福就是孩子的平安、健康与开心。
第三幅画描写的是美妙的傍晚,几个老人正在专心地打太极拳,“他们沉浸在一种忘我的意境中”,为夕阳下的广场流动出一幅最美的画面。而议论部分用了点睛之笔:“鬂微霜,又何妨?最美不过过夕阳红。在他们年老的外表下,同样是一颗享受阳光的心”,从而揭示了段落的主旨。
还有一点需要点明:小作者有意描绘了早、午、晚三个特定时间的画面,实际是暗示我们,人生的各个阶段,我们都要学会“享受阳光”,并让自己的心灵充满阳光。
这三幅画面虽然只是普通生活形象的描绘,但从本质上说,还是为了说明道理。因为每看完一幅画面,我们一定要追究其原因:为什么少年人那么生机勃勃?为什么做妈妈的那么无微不至?为什么老年人那么安谧于生活?答案很明显:社会安定和谐,经济条件富足,大家都在快乐的享受着生活。这个答案就点出了人民生活的幸福美满,于是便引出了一个结论:我们每个人,“请学会享受阳光,让它常驻心灵。在它的指引下,向着梦想,前进”。三幅描绘生活的画面,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比较有力地论证了观点。
这种描绘画面说理法,自古就有之,如孟子的《庄暴见孔子》、贾谊的《过秦论》等,都是描绘画面说理法的典范。
需要指出的是,这种说理法在选择画面时,一定要注意:
1、画面质量高。所谓质量高,就是画面具有典型性,不是随手拈来就用,而是经过精心地选择,它可以最大限度地服务于说理。而此文所引用的《享受阳光》一文,因出自初中生之手,画面选取虽然比较一般,也缺少典型性,但能够如此进行说理,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2、画面描述精。所谓描述精,就是画面描绘能够抓住重点,精要简洁,不拖泥带水。只有让画面清晰、生动,它的引导说理的作用才更容易发挥好。如果画面描绘不清晰,会影响说理的效果。如《享受阳光》一文的第二个例子,有人会问:妈妈急着回家这个画面与享受阳光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呢?这就是画面缺少精到描述所产生的疑问。
3、画面点睛好。所谓点睛好,就是对画面的描绘要有点睛之笔,使它紧紧地扣住命题,让前后造成不断的呼应关系。《享受阳光》一文做得很好,如第一幅幅画面后用“让阳光照亮心灵”点睛;第二幅画后用“她享受阳光,所以不辞辛苦”点睛;第三幅画后用“在他们年老的外表下,同样是一颗享受阳光的心”点睛。这就与命题、与结论一一相照应,保证了文章的协调一致、首尾呼应。
描绘一个画面或多个来说理,形式新颖,别具一格,我们不妨熟悉它,掌握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