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中考作文 > 中考话题作文 >

“晨诵”、“暮省”的意义作文

2017-03-20 
“晨诵”、“暮省”的意义新教育倡导“晨诵、午读、暮省”,本学期我们开始实施“晨诵”和“暮省”活动。早上6:50,我来到
 

“晨诵”、“暮省”的意义

新教育倡导“晨诵、午读、暮省”,本学期我们开始实施“晨诵”和“暮省”活动。

早上6:50,我来到学校。学生正陆续到校,班主任已经有一半在班上了。打扫卫生、检查作业,也有学生静静看书。

几个秩序较乱的班级,学生到了一少半,但交头接耳,无所事事。我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他们,直到大家静下来,看着我在黑板上写下:静生定,定生慧。在同样情况的另一个班级,我写道:静悄悄。

我离开教室的时候,安静了许多。

7:15分,校园广播响起优美的音乐,那是音乐教师精心挑选的歌曲。

7:20分,校园广播开始播放经典朗诵,那是语文教师根据课标,根据学情选择的名家名篇经典朗诵。

值班领导和政教处开始检查,我站在南实验楼静静地看着。

我听见有些教室不是我想象的样子,学生好有来回走动,还有人在检查作业,还有人在窃窃私语,还有我行我素此起彼伏的读英语的声音。有几个班主任站在门口和课任教师说话,有一个老师在讲台前手舞足蹈讲些什么。

我心里隐隐作痛,自责浮上心头。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提前工作没做好啊!

看来,对此项工作,我教育不到位,指导不到位,管理不到位,我有些失职了。我没有教会主管此项工作的胡校长如何运作这件事,我没有给老师们讲明此事的意义和运作方法。

我对“晨诵”的意义理解有三:一、经典文章反复诵读,熟烂于胸;二、优美旋律,反复唱响,塑造氛围;三、点燃生命激情,引导学生静下心来,让美文开启一天生活,。

我心目中的晨诵应该这样开展:全体师生闭目端坐,眼观鼻,鼻观心,用呼吸调整情绪,做到气定神闲,心无杂念。让那些美文,那些名家的声音,叩响大家心灵之门,引领大家享受诗歌之美,做到入定,入耳,入心,。

诵读结束的时候,每个学生应该没有心浮气躁,没有松松垮垮,而是心平气和,信心百倍,激情四射,全神贯注投入接下来的早自习。

“晨诵”开展的关键,一是选好内容;二是训练习惯。

“晨诵”的内容应该符合三个标准:一是有趣的;二是有用的;三是经典的。

有趣的。是要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符合中学生的需要,要选择文字优美的佳作,富有人文气息的美文,富有青春朝气的诗歌,要能撞击中学生的心灵,引起中学生的共鸣。比如舒婷的、泰戈尔的,金子美玲的,毛泽东的,苏东坡的……

有用的。是要采用“同心圆扩大法”,紧扣课程标准,紧扣教学内容,服务考试。扩大必考应会的外延,让诵读和学习紧密结合在一起。比如课程标准推荐的诵读内容,历年考试的阅读内容,特别是《古文观止》的经典篇目。

经典的。是要扎根名家名篇,选择那些名家朗诵的代表作,让学生直接聆听名家朗诵。我们可以从方明、濮存昕、焦黄、曹灿、陈铎等朗诵名家大师的代表作中选择。比如《沁园春 雪》,比如《将进酒》,比如《乡愁》、比如《念奴娇 赤壁怀古》……

晨诵的内容一定要经过语文教师研读课程标准、整合各册教学内容、分析历年考试内容之后,精挑细选,系统安排。整体有规划,中间可以修改,逐渐形成符合年级特点,符合时令特点。要和新教育的“夏历的天空”结合在一起,要和新教育的“每月一事结合在一起”。风雨交加的时候诵读《雷电颂》,中秋来临的时候诵读《明月几时有》,五四青年节朗诵《少年中国说》……

训练习惯要抓好三件事:一是一心只能一意;二是读中重在感悟;三是开口放声用气。

“晨诵”的时候只能晨诵,全神贯注聆听,摇头晃脑诵读。不能讲纪律,不能背其他,不能检查作业,不能左顾右盼,能且只能做一件事,全身心投入的聆听。聆听时要做到整个教学楼掉一个针像打一个雷,保持绝对楼的安静,心的安静。

我们邀请每一个人必须进入朗诵的意境。诵读的是云,要看见白云悠悠;诵读的是雨,要感到烟雨蒙蒙;诵读的是大海,要感到波浪汹涌……要看到、听见、闻到、摸到诵读的鸟语花香,阳春白雪,实现足不出户,神游万里。

聆听之后是诵读,诵读时必须投入。声音要投入,要放开音,打开心,情绪跟着感悟走,声音跟着情绪走,疾风暴雨时要放开,二泉映月时要陶醉,先要模仿,后要发挥。必须看见你诵读的内容,必须进入到你的角色。

所谓用气主要是指要学会用“胸腹式呼吸”,以情驱气,以气带声,气发丹田,声发肺腑。声绵绵流长,揉入真情实感,带着心的感受,声断气存,情不滞。

试想,如果真能如此,晨诵何尝不是享受?晨诵怎么会影响学习?

关于暮省,我们的本意是“给心灵加油”。

学生一天在学校,有得有失,不管愿意不愿意,主动还是被动,都被老师推着前行,上课要听,作业要做。但是放学后呢?有人休息之后,投入新的战斗,有人呢?在中国,学生的差别,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课外时间。放学后,有的痴迷游戏,有的赶紧补课,有的上课还想着下课怎么玩耍,有的争分夺秒只争朝夕,按计划学习。

怎么办?放学前,给孩子们鼓鼓劲,打打气,能不能起一些作用?

思想需要的是启迪而不是教条。给一个话题,让学生自己讨论,自己体验,自己感悟。如果老师引导到位,如果学生能被鼓动得积极主动,反思一天成败,暮省一天得失,怎么会没作用呢?

额外的奖赏是,对一天生活反思,不仅促进了思,而且促进了写;对一个话题的即兴演讲,不正可以提高学生的口才吗?卓越口才的培养,是需要有时间,有机会的。

暮省的启动,要做到先明确意义,学生愿意做,这个环节老师必须参与;再训练习惯,逐渐放手,发挥学生值日班长作用;同时,内容要长期有规划,循序渐进,形成体系。

没有形式就没有内容,所以,我们需要“晨诵暮省”的形式。

用力只能及格,用心才能卓越,所以,既然要做,我们必须用心做,规范做,全心全意投入做。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