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放”育儿更好
我认为孩子上学不是越早越好,可是妻子不同意。她认为,现在孩子上学都早,你不让孩子早点上学将来跟不上怎么办,说服不了妻子,无奈孩子5岁时送进了学前班。
孩子上学前班时有一件事我至今难忘。有一天下午放学,我问儿子:“今天老师留的啥作业”?儿子说:“不知道。你怎么不知道呢”?我紧接着问。儿子说:“下午上学校我很瞌睡,钻桌子底下睡着了”。“老师没有管你么”?妻子在一边很生气地问道。儿子说:“老师没有理我,我一直睡到放学, 还是我同桌把我碰醒的 。 为这事儿妻子很生气,也很不理解老师。其实我理解其中的原因,其一,儿子才五岁,根本没有自制能力,瞌睡来了实在打不起精神学习。其二,老师做得对,学前班,学知识不重要,重要的是长身体。孩子瞌睡来了睡觉当然是第一位的。我挺佩服让儿子睡觉的老师, 她遵循的是教育规律。自从发生了这件事后, 对儿子教育本来就 “粗放”的我对他的教育更“粗放”了。我知道,不能让学习,在5岁的儿子心里变成负担,而应成为乐趣和需要,成为他成长中的需要。
后来儿子上了一年级,妻子经常抱怨我不管儿子,不关心儿子的学习。我基本上不辅导儿子,顶多是看看儿子的作业。我觉得帮孩子解决问题的最佳人选是老师。学习上孩子应该依赖的应该是老师,最佩服的也应该是老师。不过,我每个月都会让孩子规规矩矩站在我面前汇报一次学习情况,比如数学都学了啥,语文学到第几课了,会背几篇课文,老师表扬了几次,为啥表扬你。老师批评了几次,为啥批评了你。开始儿子说不好,吞吞吐吐的,后来他对我的问题对答如流。说实在的,我在训练儿子的记忆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我并不很关心他回答的内容。我的方法够“粗放”吧。
在我的“粗放”教育模式下,儿子进步很大。现在,他上二年级,已经养成了早睡早起的习惯 。下午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儿是学习,先完成家庭作业,而后看动画片。8点以前上床睡觉。第二天6:30不用大人叫他,他自己准时起床。
育儿如同“放羊”,你越是“牵”着他,你越累,他越烦,越学不会“吃草”。“放开手”远远的看着他 ,他反而知道那里有“好草”。不用你“牵”,他不仅“吃”的好,而且“吃”地轻轻松松、洋洋得意。所以我认为:“粗放”育儿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