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顿好每一个学生
这两天,一直在读鲍鹏山的《孔子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书中引用了《论语》中的一个片段,说有一次,子路问孔子怎么做才是君子。孔子给他提到了三点,一是“修己以敬”,一是“修己以安人”,一是“修己以安百姓”。
“修己以安百姓”,就是说努力提高自身的修养,安顿好天下人。按孔子的说法,这是尧舜都担心的事情,我等是凡人,没有这等能力,暂且不论。我比较感兴趣的是前两句话“修己以敬”和“修己以安人”。
“修己以敬”的大致意思是每个人应尽力提高自己的修养,以恭敬的心来面对世界,再高一个层次就是去安顿好周围的人,亦即“修己以安人”。
按
读着这些讲解的时候,作为一名教师,我特别的有感触,因为,在我看来,孔子提出的这两点恰恰是我们老师要做到的,那就是以恭敬的心对待学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安顿好属于我们的每一个孩子。这也是做教师的责任。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活生生的个体,都有不同于其他人的显著个性,也都有发展的潜力,只要老师善于发现,总能给他一个向上的方向。即使一时我们的教育没有起色,但是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尊重对我们做教师的来说应该不是一件难事。
每个班级里总有几个调皮又聪明的孩子,他们总是出其不意地给老师制造着麻烦。怎样关注这部分孩子,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是一个难题。我深深地记得有一年读一个学生的日记时看到的一句话,“我们坐在一个被老师遗忘的角落,**老师从来走不到我们这最后一排”。当时,这句话深深刺痛了我,虽然说的不是我。所以,以后的日子,我就尽力尊重每一个孩子,尤其是那些成绩稍落后的。
课堂上,我尽量给他们展示的机会,当发现他们有一点点做得好或者和别人做得一样好时,先对他们提出表扬,让他们找到自信。课下辅导我也总是故意在他们身边逗留比较长的时间,时不时的问问学习或者生活,有时候也给他们开几个善意的玩笑,让他们知道老师时刻在关注着他们。作业完不成时,要么就紧盯不放,要么就适当减量,让他们的步伐尽量跟上班级的进程。
期末的时候,年级进行了学生评教活动,领导让我们每个教师都去看看学生的评价。我在学生对语
努力提高自身的修养,以一颗平等的心、恭敬的心,对待每一个人,安顿好每一个孩子,这不只是做人的境界,更是做教师的准则。
附:子
【译文】 子路问什么叫君子。孔子说:“修养自己,保持严肃恭敬的态度。”子路说:“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修养自己,使周围的人们安乐。”子路说:“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修养自己,使所有百姓都安乐。修养自己使所有百姓都安乐,尧舜还怕难于做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