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中考作文 > 中考话题作文 >

今人“借书”又何妨作文

2017-03-10 
今人“借书”又何妨“书非借不能读也”。 清代诗人袁枚的这句话得到了很多读书人的认可。古代一些家境贫寒而又有
 

今人“借书”又何妨

“书非借不能读也”。 清代诗人袁枚的这句话得到了很多读书人的认可。古代一些家境贫寒而又有志于学问或锐意仕途的读书人,借书读是必经之的过程。

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写了自己年轻时求学的艰难:“常借书于人,手自笔录,天大寒而弗之怠,走送之,因此得以遍观群书。”

 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抄录未毕,而已能颂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

  “赵弘毅,字仁卿,真定晋州人。少好学,家贫无书,佣于巨室,昼则为役,夜则借书读之。或闵其志,但使总其事而不役焉。”

古人借书的典故不胜枚举。他们因受条件限制,借书来读很必要。

我们现在的读书人与古人比要幸福得太多了。书种类之丰富、阅读之便利都远非古人所能比拟。即便是家富藏书汗牛充栋的较之现在的书店、图书馆也会汗颜,何况现在还有电子图书,可以网上阅读等。

然而,现在的读书人真的没有借书读的必要吗?

书海茫茫,而生命有涯。如何能在有限的生命中读到于自己成长最有帮助的书呢?这需要去筛选、去淘金。有没有捷径让你尽快地遇到那些有意义的书呢?有,那就是向志同道合者借书或换书来看。

一个苹果与人交换还是一个苹果,一种思想与人交换却是两种思想。书籍也是这样。对于借来的书,人们往往会有一种紧迫感,会改变慵懒、拖拉的毛病,看得也更为认真。看后的感受在还书的时候交流一下,就又多了一份收获。何乐而不为呢?

古人抄书是一种需要,我们今人也可抄书,那是一种乐趣。摘抄喜欢的文段,反复咀嚼,会觉得唇齿生香。

提倡喜欢阅读的孩子交换图书来看。当然,首先要对孩子进行爱惜图书的教育,保证图书的干净平整。其次,鼓励孩子做读书笔记,用笔留住书中的精华。再次,让孩子主动交流读后的感悟。这样,读书就更有意思,借书也就更有意义。

“书非借不能读也”其实并不是说不是借来的书就不能读,而是说我们要珍惜所拥有的,同时要创造条件去更有效地阅读。总这一点看,今人“借书”又何妨呢?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