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中考作文 > 中考话题作文 >

阅读在行动! ——“为中国未来而读——2015阅读作文

2017-02-26 
阅读在行动!——“为中国未来而读——2015阅读行动论坛”思考郑州外国语学校浮利古国民大多不读书,批评者多,改变

阅读在行动!



——“为中国未来而读——2015阅读行动论坛”思考



郑州外国语学校    浮利古



国民大多不读书,批评者多,改变者少。学生,尤其是中学生不读书,似成顽疾,痛心疾首者多,用心疗救者少。更有甚者,一边嘴上抱怨学生不读书,一遍用行动积极推动学生不读书。道理,大多数人是懂的。原因,也分析了很多。古往今来,各个层面,不能说不充分,也不能说不透彻。管用的方法,很少,几近没有。为什么?正确的方法是从实实在在的行为实践中来的,只有先动起来,先做起来,才能够发现解决不读书的管用的方法。



全国中语会阅读推广中心的这次行动论坛使人觉得,开始有一帮人有组织、有谋划地行动了起来,实实在在的在为改变现状做些具体的事情。不是说所有的行动都是成功的。但,只有行动起来才有可能成功。



都是谁在行动?



教研部门不再述而不作。全国中语会是全国中学语文教育界的学术研究团体,是语文教育教学研究的学术重镇,主动牵头、勇于担当,领着一帮人在扎扎实实地研究阅读、推广阅读,不是口头呼吁,而是有着具体的实实在在的阅读实践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有人给石头,有人摸着石头走,走不通了再找路。这种真心实意地搀扶着前进,正是解决学术难题应有的精神与品质。



一线教师在行动。在应试教育风头正劲的背景下,拿出宝贵的时间放给学生读书,这是需要见识和胆量的!深圳有人在做,北京有人在做,南京有人在做,上还有人在做,四川有人在做,河南有人在做,……有组织、看得见的很多人在做。没有组织,独自在悄悄改变的也有很多很多。只要有人在做,就有着改变的希望。一线教师的行动,是有着学理依据的行动的,而不是随心所欲的盲动。有关阅读的所有的思考与行动,最后必然要落足到读书人读书人阅读行为的改变。风险是有的,成效自然也是有的。看看吴泓就可以知道,用王栋生老师的话来说,“站着就可以把分数拿到手,干嘛要跪着?”吴泓牢牢把着语文学科的本质特点,牢牢抓住阅读的命脉,于是,他和他的学生站着就拿到了令人眼热的高考语文成绩。



出版部门在行动。商务印书馆是典型的中华老字号,是出版界的龙头老大。全国中语会阅读推广中心的绝大多数活动,都有着商务印书馆的积极配合与支持。在全国中语会强大的研究团队的学术支持下,商务印书馆首先致力于让孩子们读什么的问题的解决,同时也在组织人员孜孜不倦的研究应该如何去读。出版界的老大和中学语文教育界的学术重镇的强强联合,使人觉得从中学课堂做起,改变阅读现状,曙光在前。其实,真正的曙光并不仅仅是强强的联合,而是扎扎实实的行动。



互联网在行动。对于阅读的推广,许多网站是不遗余力的,且不说北京的数字学校,看看河南的校讯通吧。身在郑州,身在河南,只要是和阅读推广沾上边的活动,到处都会由校讯通的身影。不要以为校讯通只是在舆论上推广阅读,校讯通更多的价值在于阅读的行动。据我所知,每一个校讯通员工出门都会有一本书和一个本子陪伴着。他们不仅仅阅读,而且思考阅读。每天的工作总结与反思一定会有对于阅读内容的思考与总结。连续十届的书香校园评选活动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喜欢读书、勤于读书的种子。有种子就好办!



行动的真正价值在于顺时而动!



我们现在面临的“时”是什么?



第一,对于阅读现状的不满和对于阅读的呼唤。这是关系到国民精神与灵魂的大事。国家知道,国民知道。可是,仅仅知道是不行的,应该怎么做?由谁来做?终于有了更多的人投身其中!



第二,中学语文教育的尴尬处境需要从语文学科的根本上找到一个突破口。这个突破口是什么?大量实践证明,阅读是最好的选择。不读书的学生考阅读能够考好吗?有时候是能的,但是,读书的人,善于读书的人在什么时候考阅读都不会差到哪里去。阅读使老师和学生能够寻觅到语文之真,感受到语文之美,体悟到语文之善。更多的人在阅读中能够体味到“语文这么好,我想多看看”,这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和语文学习者应有的追求。而这种追求达成的途径除了阅读,还有更好的途径吗?我不知道。



第三,应试教育饱受诟病,可是,为什么应试教育如此猖獗?要能够考出素养,这需要评价内容与手段的革新。新高考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不管最后的结果会是什么样子的,能够这样去想,去做就是正确的。语文的素养从何而来?是老师教出来的吗?问一问每年高考语文考试分数极好的学生就知道了,我们作为语文老师是多么的尴尬,我们教给学生的应试手段,我们进行的折磨学生也折磨我们自己的应试训练的效果是多么的有限。新高考,马上要来了。语文考素养了,怎么办?一个不会阅读的学生,语文素养能够好到哪里呢?“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品质”“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理解与传承”,哪一种核心素养是离开阅读能够获得的?哪一种离开广泛深入的阅读能够积淀下来的?做题训练可以得到的分数,阅读可以做得到,甚至做得更好。阅读可以做到的,做题训练可以吗?



第四,新一轮的高中课程标准正在修订,修订的一个突出的成就便是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出。语文核心素养靠什么生成?蔡可老师在演讲中明确说:语文活动!所有的有教育意义的语文活动,离开了言语的阅读与表达,请问,还有没有另外的途径?我不知道。我只知道的是,以阅读为核心的语文活动是几千年的言语实践活动证明了的卓有成效的语文活动。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本次行动论坛力图呈现给大家的行动模式。



温儒敏教授谈的是阅读的意义与价值。刘兵教授谈的是阅读的领域与推广普及。蔡可老师谈的是阅读在语文核心素养形成过程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吴泓老师谈的是我们的阅读现状的改变可能实现“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的语文学习的新境界。苏立康老师和史绍典老师谈的是我们的阅读行动还有哪些可以提升和改进的地方。因为有问题,我们才收获更多。毕竟,我们也在思考,也在行动。



说说两节高中课例吧。两节课基本上都是阅读成果的汇报课或者叫展示课。通过这两节课的展示,大家确实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学生在老师组织和指导之下的阅读的成果。毫无疑问,这两节课上得是成功的。课的设计很用心,执教老师也很优秀,学生的阅读成果展示也非常成功。



同时,我一直在想,作为一线老师,我们需要知道这个,但是,我们更需要知道的也许不是这个。作为一个中学语文老师,我最想知道的是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何组织引导学生用心的投入阅读的过程,如何组织引导学生解决阅读的中存在的问题,如何与学生一起在阅读的过程中阅读、思考、碰撞和成长。当然,还有许多的如果。



思考还在继续。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