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提升孩子的注意力
刚升入中学的孩子有的明显不适应,作业中错误较多、对老师传授的知识一知半解、考试成绩不理想等。有的家长很着急和不解:孩子小学时成绩还可以,怎么到了中学一塌糊涂啊?出现这种情况,除了环境陌生、教材难度变大、基础不牢固、不适应老师的风格等因素,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原因。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主要体现在听讲和做题两个方面。较之小学,初中每堂课的时间长了,课堂容量大了,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也需要相应延长。否则,孩子对一些知识点理解不到位或是不明白老师的要求,自然容易漏洞百出。有的孩子做题的时候边做边玩,或是中途去做别的事情,往往也很容易出错。
注意力不集中害人不浅,它让人该会的地方不太会,不该错的地方总是错。如何摆脱这个“害人精”让注意力较长时间保持集中呢?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孩子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学习就不是苦役。如果孩子对某学科有畏惧或确实不喜欢,家长要引导孩子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比如:“认真听,我一定能听懂!”“其实,XX学科也很有意思!”兴趣是可以培养的。作为中学的起始年级,家长要鼓励孩子兴致勃勃地做每件事情,饶有兴趣地听每一节课,从而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
理智是最好的帮手。兴趣带来的多是无意注意,所以有时孩子并未刻意地学却也学得不错。但随着年龄增长,有意注意愈来愈突显其重要性。孩子要努力发展有意注意。有的课堂比较闹,孩子的注意力分散到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上。有的课堂太过安静,孩子以手托腮做沉思状,很快就昏昏欲睡。这些都是不足取的。听课不能因老师不同而“爱憎分明”,而应本着求知的态度认真对待。通常每节课伊始老师会明确本节学习的任务,孩子要做到心中有目标,思路跟着老师走,动脑思路,动口回答,动手记笔记,让理智成为思想之马的缰绳。在每节课结束的时候,孩子要总结一些收获,看目标完成情况。养成这样的习惯之后,课堂听讲的效率便会提高。
认真是制胜的法宝。世上的事唯怕“认真”二字。如果每节课都认真地听了,都接受理解了,做题的时候再细心一些,错误率定会大大降低。有的孩子也想将认真进行到底,可作业比较多,写着写着就出现了问题,比如中途去喝水、接电话等,顺便再瞄一眼电视,这样思路中断或是题目没做完就跳了过去,错误自然难免。因此,可以把作业分成几项来限时完成。在孩子学习的时候,家长要尽量减少干扰源,不要轻易打扰。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一项任务可以适当活动一下,休息一下眼睛,劳逸结合往往也有助于提高效率。渐渐地孩子便能体会到认真带来的收获。
保持注意力集中还应注意一点,就是姿势要端正,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充满精气神。不要为图舒适,总做“懒羊羊”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