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书柜时,又拿出了这套《小学生古诗文读说背用》,想起以前每天诵读古诗词的美好时光,情不自禁的翻阅诵读起来。
这是一套配合新课标教材编辑的一套古诗文诵读教材,根据孩子的年级阶段进行编写,既围绕新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每首古诗分为“我会背”、“我会读”、“我会说”、“我知道”、“我理解”、“我会用”等栏目,深入浅出,科学渗透,对孩子的古诗文诵读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曾记得,儿子背诵的第一首古诗《咏鹅》,当时我和儿子一人一句,边背诵边做着动作,孩子高兴地手舞足蹈,学起“拨清波”像模像样。尤其是当孩子知道这是骆宾王七岁时所做的诗时,惊讶赞叹不已。后来,我们在餐桌上背《悯农》,在夜晚背《静夜思》、《古朗月行》,清明时背《清明》,春天时背《绝句》,秋天时背《秋夜》……我们边背诵边想象、感悟,从描景诗歌中体会语言的精炼和优美,从抒怀诗歌中感受作者博大的胸襟和叱咤风云的气概,儿子是乐此不疲,越背越有精神。
随着年级的增长,儿子背诵的古诗词越来越多,也常常在生活中和学习中冒出几句来。狂风中,儿子会说:真是“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呀,和好朋友分别,儿子会说:“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看电视,看到革命者为国捐躯,儿子会豪情壮志的来一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在学习上儿子会这样告诫自己:“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还记得有一次,我们邻居家的小孩儿被人欺负,儿子居然告诉人家:“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说的人家小孩子半天没有明白什么意思……
曾记得有这样的一段话:儿童时期没有打好文化经典的根基,就难以培养出第一流的人才。特别是现代教育使新一代“精于科学,荒于人学;精于电脑,荒于人脑;精于网情,荒于理情;精于商品,荒于人品;精于权利,荒于道理”。所以现在,儿子已经上了中学,我们背诵古诗文的范围就更大了,《爱莲说》、《陋室铭》、《为学》等文言文,还有《弟子规》、《论语》、《菜根潭》等文学经典。在阅读和背诵的过程中,我和儿子边阅读边交流,感受文学经典的魅力,打造深厚的文化素养,也越来越感到了文学经典的力量之大,更利于让孩子拥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和深厚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