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次太极拳比赛想到的
——十月教育叙事
十月底县里将要举行一次太极拳比赛,我们学校也挑选了三十位教师参赛,而且从九月起就开始组织大家学习。在这一个月的练拳过程中,引起了我的一些思考。
教太极拳的体育老师张老师是一位非常认真、负责的老师,这套拳一共有三十八式,张老师计划每天教我们两三式,先做示范,再详细讲解动作要领,每一式,每一招,都教得非常仔细:左手如何出掌,右手如何摆放,腿和脚如何蹬出,身体重心如何移动……
看着张老师打得行云流水,轻轻松松,我们每位同事也都认真跟着学。不学不知道,一学之后,看似简单的动作,自己却不时出现手脚没法摆放,手脚不协调等问题。张老师耐心地一次次为我们作示范,一遍遍不厌其烦地作讲解。好不容易,动作要领全记住了,早上全学会了,下午再去练,却发现脑子里竟然又是一片空白,于是张老师又从头教起。
看着张老师对我们这些在练拳方面确实没什么天分的人教了一遍又一遍,百教不厌,百问不烦,我确实佩服张老师的耐心,如果在教学工作中,我们也能像他这样,再多一份耐心,多一份爱心,多一份信心,那么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将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师生之间将会多一些宽容,多一些关爱,多一些信任,多一些支持,师生关系将变得更加和谐融洽!
还记得在教学中,我们经常埋怨学生——给大家说多少次了,怎么就是不长记性呢?但是现在看看自己的学拳过程,我们每位老师不能说不认真努力学。就拿我们办公室的姐妹们来说,在课余时间,大家互相切磋学习,大家你记一招,我学一拳的,不断的复习张老师所教的内容,但是就这样,我们还是发现,刚刚在操场明明和张老师学会了,怎么过了一节课再练,居然又不知道怎么出拳呢?
其实学生的学习和我们学拳是一样的,学习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遗忘,因为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一个将所学知识内化的过程,这种内化需要学习者不断回忆,复习,巩固,强化,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学习者本身的自觉性,还需要外界的理解,鼓励,支持甚至是鞭策,需要给予时间耐心等候。相信种子,相信岁月!
相信每个种子的生命力,相信努力坚持,种子必能穿越泥土,绽放一朵美丽的花来,散发出怡人的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