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课堂改革初探
开学以来一直在探索自己的课堂改革,心中一直有一个愿望,那就是:让我的学生能够自主学习,自己去思考,自己去记忆,自己去理解,让学生紧紧抓住课堂45分钟,在课堂上紧张的去思考去记忆,愉快的去学习,轻松的掌握,这样日积月累,最终考出好成绩。
本着这样一个目标,开学以来,首先我经过深刻的思考,慎重的考虑,确定了自己学案的基本结构,结构很简单:学习目标、自学指导和当堂训练。我认为学案的重点在自学指导,自学指导要根据自己学科的特点,制作的要实用。我的自学指导一般分为两部分或者三部分,一是根据课文回答问题,根据每篇课文制定合适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自读课文能够解决这些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解答让学生充分的理解课文;二是让学生再读课文,划出文中你认为重点的短语或句子,让学生在书中划出来;三是知识点聚焦,在这一部分里面我把本课出现的重点知识点用简洁易懂的话语总结出来,让学生在自学的时候作为参考。
我的课堂改革具体实施方法:
刚开始,我是让学生在课堂上预习,解决根据课文回答问题这一块,可是实行了一段时间我发现这样做没有当堂训练的时间,这样当堂训练就变成了课后训练,为了克服这一问题,我对自己的课堂模式进行了适当的调整。
现在我的做法是:
在下课的时候就把明天要讲的那一课的学案发给同学,布置给学生的作业就是预习明天要讲的内容,特别是自学指导当中的第一部分“根据课文回答问题”是必须要完成的,一般我会针对每篇课文设置七到十个问题,让学生自学课文,回答这些问题,在学生对这些问题弄懂回答完之后基本上对课文的内容都已经了如指掌了。在第二天上课的时候直接让小组讨论这些问题,最后确定正确答案,在小组讨论的过程当中充分的发挥小组长的作用,让他给自己的成员讲明白,讲清楚。在小组讨论完之后,我会找小组代表把答案写在黑板上(这是小组展示),由于答案是经过讨论之后得到的,这时我会找每一组成绩较差的同学到黑板上去写,比如5号、6号,让这些成绩差的同学也找找感觉,然后让各组的组长再去给不同小组到黑板上去改。这一过程完了之后,我宣布正确答案,表扬做得好的小组。接下来让学生再读课文,找出文中你认为重点的短语和句子,特别是短语,因为好多短语都是一些很重要的知识点。为了照顾差生,我把一些短语打印了出来,让他们知道哪些是重点自己在书中划出来,然后小组讨论分析课文,包括课文的朗读、翻译和知识点。讨论完之后找小组代表边读课文边翻译边说出哪些是重点短语,在同学讲的过程当中我大声地重复强调课文内容,解释学生没有解释清楚的地方,我把这叫做教师点拨。课文处理完之后,给学生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快速的记忆重点短语,五分钟之后找每组成绩优秀的同学(比如1号或2号)到黑板上默写,然后让小组其他成员到黑板上去改,写全对的发学生一张喜报以示鼓励(这叫个人鼓励),有的学生为了得到一张喜报,他会在预习的时候都找时间记忆这些短语了。以上这些都进行完,就该做当堂训练了。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独立完成,然后交给组长,如果有时间,老师公布正确答案,小组之间进行互改,总结出每组的平均分,当堂选出小组前两名,对这两个小组发荣誉证进行鼓励(这叫小组鼓励)。如果没有时间互改就交上来由老师批改,第二天公布结果。
课堂坚持这样上,每周四坚持周清,周清试题选自学案上的题,这样能够检查这一周学生到底掌握的怎么样。
这样上课的缺点是没有复习时间,基于这一特点,每周我会选择一节课或者是晚上的辅导给学生上一节复习课。
课堂改革需要在摸索中前进,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的去补充,去完善,去提高,我相信只要用心了,只要付出了,一定会有收获的。在学校的这次改革中,不管别人怎么做,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坚持走自己的改革之路。教学那么多年了,我决定要摸索出一套属于自己的完整的课堂模式和完美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