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中考作文 > 中考话题作文 >

独钓寒江雪作文

2017-01-02 
一、我的读书感悟读书犹如做人,各有各的境界。我之读书,唯其单纯,所以悠远,想象如一幅水墨山水,在寂寞的黑与
 

 

一、我的读书感悟

读书犹如做人,各有各的境界。我之读书,唯其单纯,所以悠远,想象如一幅水墨山水,在寂寞的黑与白中,舍弃其形而追求其神,只做了那寒江上孤舟一翁,鱼是否钓到已是次要,重要的是尽享了漫天飞雪的白。也许,这就是古人的“好读书,不求甚解”的解说吧。

喜欢读书,是我童年便有的爱好,如今的我不能说书读有成,可总能从读书中感悟人生的快意幸福。时常惊叹于那些黑白交织的文字,竟被人类的智慧演绎出这般的优雅和美丽。因此无论是在拥挤嘈杂的人群中,还是落英缤纷的桃花林,抑或黑暗昏黄的油灯下,只要面对一本喜欢的书,我都能谱出一曲《逍遥游》;郁闷时,读书让我舒张;矛盾时,读书使我辨思;快乐时,读书使我清醒;困惑时,读书给了我无数的感悟与启迪。我愿意和所有的人分享书的深邃、悠远和芬芳,尤其作为传道授业的语文教师,更盼望着能和学生们共读、共享,把他们引进书的海洋。

                                    二、中学生读书难的困惑

可是,让现在的中学生爱上读书或者说愿意看些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原因有很多,在我看来,尤其文学类书籍的阅读缺失与科技的进步、社会的追求和家庭的熏陶密不可分。此纯属一家之见,不当之处,请海涵之。

先说科技的进步。科技的进步,冲击了我们的视听,80后、90后对文学名著和作品的了解多来自电影、电视剧的改编,一些忠实原著的作品确实创造了影视的经典,但不可否认的一些过分的商业化运作,让经典变得苍白、甚至可怜,情节的一味险奇脱离了社会实际,人物形象的过份渲染使人物渐渐失去了原著的血肉。在带给投资者票房的同时,也带走了孩子们(甚至大人)对原著的兴趣,甚至就被当成了原著的内涵,在指导学生们阅读时,一问大家都说看过,内容上却大相径庭、啼笑皆非。在这里我只想说:现代科技可以实现无数不可能的视听重现,却创造不出经典作品的时代语言和思想精髓。你不读《西游记》,你永远也不会知道唐僧的不完美和人性化;你不读《水浒传》,你永远也不会明白梁山好汉中的粗俗与暴力;你不读《红与黑》你永远也感受不到于连的可怜与可悲。“一千个读者眼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这个道理。

其次是社会的追求。这应该是影响同学们养成良好读书习惯的最大毒瘤。我们的教育一直追求的不是“好读书不求甚解”的可持续发展,而是“一考定终生”的升学型人才,当教育部门如何减负都无法改变社会上只认名校、只认文凭而不论能力的现实时,我们学生的选择就只有一个——“读书”,这个加引号的书指的是考试用课本,沉重的学习任务让同学们不可能有静心去读感兴趣的课外书籍。想想看,面对老师家长要检查的作业和考试成绩带来的压力,别说一两个小时了,只怕十几分钟的阅读,也是一种奢侈和浪费。面对社会功利心理的诱导,我和很多和我一样的老师会这样给同学们说,某某是必读篇目,可能考试会考到。有太多的家长会说,这是谁谁的成材之路,看看人家是怎样成功的。于是大量的缩略版,励志书充斥书市;于是小小年纪的他们,早早的就开始为考试而读书,为积累优美词汇而读书,为成为像某某一样的人而读书。可是,当他们失去了这些目标,或者说已经完成了这些目标之后呢?读书是不是就没有必要了呢?

第三是家庭的熏陶。家庭的环境不是读书的必然条件,但家长的生活方式和爱好基本可以左右你的孩子。这里我只想引两位教育家的话说明读书受家庭熏陶的问题。孔子说:子所不欲,勿施于人;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三、浅谈一下我的班级阅读

为了引导同学们爱上读书,我最常做的就是去发现且要小心又小心的呵护他们刚刚萌生的读书的萌芽。我能做的就是联系始终给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

我总是精心的收集同学们不经意间表达的一些关于读书的见解和想法,不遗余力的进行点评推广。我们的黑板报、《阅读小屋》报,教室里的《特别推荐栏》上刊载的都是学生们自己的文章,我们还将同学们的读书作品制成专栏在全校展示,最大程度的让他们感受到自我价值体现的成功和喜悦,让这种阅读带来的的幸福感去刺激他们更多阅读、思考和写作的热情。

后来,校讯通网络平台的使用又给我们打开一扇更开阔、自由和迅捷的窗口。我们班级博客圈让好读书之风茁壮成长,我认真的给同学们每一篇博文写评语,把每一篇优秀博文及时用各种办法推荐给家长和同学们。

记得第一次获奖,是上一届学生于冬松的一篇《射雕英雄传》读后感获得三等奖,那时,还不是“书香班级”大赛。奖品是一本《易中天品三国》,我们第一次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如今,三年过去了,我们班连续五次获奖。可我最大的收获却不再是荣誉和奖品,而是这三年的阅读引导中积累下来的经验,和和学生共读过程中越来越多的读书心得。我越来越感受到阅读十分需要营造出一种畅所欲言的民主自由的氛围,阅读后的交流和争论能够撞击出智慧的火花,是顿悟或醍醐灌顶感觉的温床,更是一种畅快淋漓的幸福。它们让我的教学更得心应手,让我们的课堂更融洽,更深刻。

我们的阅读圈子也成为一届又一届学生永远的家,有空的时候来坐坐,也许并不频繁,却因为真诚而更见温馨。

独钓寒江的蓑笠翁,其实是在向往并不遥远的海洋。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