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火是一种“鼓励”
我正准备进办公室,恰好有两个学生跨出办公室的门。这两个高高大大的男孩子竟相视而笑,眼里闪过狡黠与得意。与我的目光相撞,他们匆匆走开了。进办公室就听见她愤愤地说:“简直气死我了!没有一天消停的!越来越不像话!”她是他们的班主任,一个极其认真的人,此时因盛怒而满脸通红。看见她,我突然觉得像看见镜子中的自己。
那天,我在教室里大发雷霆,因为有抄袭作业的现象,因为课堂上有讨论问题及说闲话的。我对这些现象深恶痛疾,便慷慨激昂地痛斥着,教室里一片沉寂,有着黑云压城城欲摧的凝重。可这时,我看见一个女孩子突然无声地笑了起来。她笑得无声却很灿烂,像一朵花突然绽开,炫目却吓人一跳。
怒火在我的心头腾地窜起更高,我几乎能听见火花爆出的“噼里啪啦”的声音。像急刹车一样我让自己的嘴巴停下来,使劲将怒火往下按。我提醒自己:愤怒会降低人的智商,当怒火把一切变成灰烬将无从补救。我竭力让自己的声音变得平静,我让那个女孩子站起来说说自己为什么那么开心,我想从她那里“借”点快乐。她脸上的笑容瞬间凋零,大概意识到了自己做法的不妥,她嗫嚅道:“没什么开心的事情。”说完低下头。其实,那是个很优秀的女孩。我让她坐下,也结束了自己的“演讲”。我伤感地想:这样大伤脑筋、大动肝火、大发雷霆能收到怎样的效果呢?
那天我布置的作业是日记。果然,那个女孩写的是在课堂上自己发笑的事情。她这样写道:
“
原来真相竟这么简单。那笑意不是轻蔑、不是挑衅、不是漠视,这略略给我安慰。但同时,我那么清晰地意识到发火对学生的作用那么微弱。或许只是偶尔有那么一两句话飘进了学生的耳朵里,那些咄咄逼人的训斥或许在他们看来只是浮云。
接着批改日记,便读到了玉的,她写道:“老师,您讲的这些道理大家都懂。您不必这样愤怒,怒火伤身啊!而且,对于那些惹是生非的学生来说,您的怒火已经起不了太大作用了。他们根本不以为然,或许只是在您面前伪装一下,心里其实很得意,过后也更猖狂。“
是啊!我也曾亲眼见过那些学生激怒老师之后一脸的得意。当老师怒不可遏的时候,其实,那些学生已经赢了。
老师与学生过招是这样,在每个家庭亲子之间更是如此。很多家长无奈地叹息:“以前训他(她)打他(她)还能管一段时间,可现在你发火,他(她)比你火气还大。越不让做,他(她)越是做得起劲。怎么会变成这样啊!”
其实,发火是对孩子叛逆行为的“鼓励”,在这份“关注”中,孩子会“变本加厉”。所以,我们要谨慎地使用我们的愤怒,就像一个穷人慎重地对待口袋里仅剩的一点金钱。多一分理智,多一分沟通,多一分期待吧!让我们把心中的怒火变成火苗,去点燃希望、带来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