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中考作文 > 中考话题作文 >

2012年1月28日 星期六 像李镇西老师一样作文

2016-11-12 
2012年1月28日星期六像李镇西老师一样蓄满爱的能量重读《红楼梦》至第622页,《罪与罚》读至第262页,《语感论》读
 

2012年1月28日  星期六  像李镇西老师一样蓄满爱的能量   

    重读《红楼梦》至第622页,《罪与罚》读至第262页,《语感论》读至第143页。
    一个人在外形的差异很容易被人辨识出来,内在的差异却往往被人忽视,这也就是常言所说的“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有时候我们会惊讶于一个五大三粗的汉子斗不过一个弱小女子,殊不知弱小女子貌似柔弱实则可能有着那莽汉子做梦也想象不出的胸襟气度。一个人内在的能量决定了他的人生能走多远。
    在我所见过的人里面,我顶顶钦服的便是李镇西老师了,从他的外表看,绝对貌不出众,惟有一双眼睛大而有神,蕴含着无穷的探究力,仿佛要用力去解决他所遇到的一切困难,而那眼神中又带着一种纯净、无私、大胆坦白的味道。与他交谈,你便会感觉到他源源不断的关切和爱,他像是一个爱的制造中心,用话语和眼神稳住了你的心。
    厨川白村说,生命力的强弱决定了人生的高度,生命力又表现为对苦闷的突破。人生对每个人都绝非易事,但生命力强的人总是在不断地迎接着人生的挑战,不断地感受着天赐的激情与勇气,这份不倦的激情与勇气使得他认可了人生的积极面,反之,生命力萎缩的人则总是处在消极的思想压制之下,过着如陀思妥耶夫斯基所说的最不是人的生活。尼采则更为直接地表述爱属于一种生命力的过剩,由于有了这种过剩,他不能不通过对他人的关注来更大程度地实现自我,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个懒于生活的人便最缺少爱。
    爱的丰盈让一个人得以超越了他的外在形象,而给人一种近乎神一般的魅力,比如特蕾莎修女,比如克里希那穆提,他们所做的事不是一种具体的职业要求,而且基于内心的大爱,而形成了一个爱的输出渠道,这或许就是“爱我所爱,无怨无悔”的境界了吧?
    对李镇西老师的关注由来已久了,因为干的是教师这一行,我把李镇西老师也像明星一样崇拜。在上个世纪末就读了他的《爱心与教育》、《从批判走向建设》,那时候,我还年轻,对一个人的认识往往浮于表面,清高自傲的以为李老师所做的一切我也都能做了,甚至好多事情做得比他还要巧还要好。后来陆陆续续又看了他的《做最好的教师》、《做最好的家长》,看了他的很多课例,也写过品析文章,结合自己在实际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渐渐地感到他所做的并不简单,这可能就是常言说的知易行难吧。这几年不断地阅读李老师的博客,特别是与他零距离的接触,真正感到李老师为教育事业付出太多了,那些普普通通的文字背后隐藏着多少动人的爱的故事啊!李老师的《心灵写诗》是带04级学生的班主任工作日记,每天更新,厚厚的两本60余万字。李老师对工作充满热情,对学生充满爱心,最难能可贵的是他用一副相机摄下一个个难忘的场面,用一支笔记下了一件件难忘的经历,这些宝贵的财富由他和学生共创、共赏,他的教育生涯真正的就是一首绝美的诗,怪不得有老师在博客上留言:李镇西老师的教育生涯是不可复制的!
    李老师做这些不是为了吹嘘自己,不是为了将来某一天成为名人,而真真确确是为了付出自己满腔的爱!
    李镇西老师正是我所提到的那种生命力强盛的人,他爱学生,爱家人,爱生活,同时关心社会,关注社稷苍生。在他身上有饱满的正义感,也有不容欺骗的质疑精神,他曾经质疑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为什么打出“祖国六十华诞”的标语,他也曾质疑为什么媒体报道的优秀教师总是不顾家不顾自己身体的老弱病残。李老师的阅读也是我难以望其项背的,他的《我的阅读史》长达3万余字,其间列举之所读书目涉及文史哲政经,大多为经典,他不仅重视读书而且重视读人,在他书中以及博客里可以发现他为自己的学生、家人、朋友甚至学校的普通教师写文章,相当于为庶民立传。李老师所做的事太多,单从他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所做的一切就足以让我瞠目结舌。从他身上,我感受到一个中学教师的伟大,感受到这份职业的神圣。
    最近在他的博客里偶然看到一个老师留言质疑,如果将爱付与了家人,又如何对得起学生?关于这个问题李老师已做了详尽的回复,但那位老师依然困惑难泯,结合上文,我只想说一句:请您多读读李老师的文章,多感受一下那像大海一样广博的爱吧!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