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中考作文 > 中考话题作文 >

《老王》课评作文

2016-11-10 
《老王》课评陈晓娜一、首先是一个民意调查:平日里,你更关注谁呢?A、血浓于水的亲人B、成就非凡的名人C、追寻梦想

《老王》课评

陈晓娜

一、首先是一个民意调查:平日里,你更关注谁呢?

A、血浓于水的亲人   B、成就非凡的名人

C、追寻梦想的名人   D、卑微平凡的普通人

(提问了十来个学生,选择ABC的都有,就是没有D)

大家很少去关注卑微平凡的普通人,而一位作家,却把目光投向一位三轮车夫,让我们了解作者。

二、走近名人

     掌握白板上的蓝字部分

三、写作背景

      (大概内容:文化大革命前后,老王对作者夫妇一如既往)

知人论事是为了解读课文,下面我们

(活动一)朗读文本————走近老王

朗读课文,划出生字词,了解文章内容,并思考: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有何依据?

有一位学生提出了“翳”字,老师让大家看了课下注释上本字的意思,师生共同读了“读一读、写一写”里的生字。

师:其中的“骷髅、滞笨”是形容谁的?那老王是个怎样的人呢?

(学生说出了滞笨、不聪明、善良、老实这些词)

老师从生活状态和为人特点两方面来总结了一下。

(活动二)深情朗读——抓拍老王

  以老王作为一部纪录片的原型,你会捕捉哪些镜头来展现老王的情感世界呢?并命名。

  我捕捉到了——镜头,因为它体现老王的——特点。

(学生找到了给作者送冰、送香油的镜头,老师重点分析了送香油时的镜头)

看第8段,突出了老王的什么特点,(病危)脸色、镶嵌做了重点解释,镶是把物体贴于表面,嵌是把一个物体放入另一个物体,“直僵僵的镶嵌”写出老王身体瘦弱,没有生气,生命垂危,行将就木。

老王这时候送来的鸡蛋香油仅仅是鸡蛋香油吗?那是一颗感恩的心哪。

(老师曾反复读文,并创作了一首诗)底层的光芒

                                          ——献给老王

(深情配乐朗读)

(活动三)实话实说——探寻作者

心地善良、老实厚道的老王就这样去了,留给我们无尽的哀思,然而在他生前经常照顾他的杨绛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作者为什么愧怍呢?她哪些地方做的不够?

“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帮助不幸的人。。。。。。

(活动四)叩问灵魂

生活中我们呢做了什么呢?看一个短片。

练习:送人玫瑰,手留余香,不要按捺住自己的热情,应该拿出来为别人打通幸福的道路。

假如我是一团火,就要为别人送去温暖;

假如我是一朵花,就要给别人送去温暖;

假如————————

结束语:爱心是。。。。。。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心存善良仁厚之意;胸怀平等博爱之心。

简评:总体上看,这节课环节清晰,形式新颖,让人耳目一新,语言干脆利落,节奏快。开头的民意调查学生比较感兴趣,贴近学生的生活,而且给了老王一个很好地定位“卑微平凡的普通人”。进入文本后,先朗读整体感知老王形象,再抓镜头从细处捕捉老王特写。老师作诗一首很好地展示了老师的写作功底,能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对文中作者的“愧怍”解释的很深刻,比我以前理解的要深。老师让学生从文中找出我哪些地方做的不到来理解“愧怍”,使这个不太容易理解的词变得简单好理解了。作者能面对自己的心灵说明作者也会一个善良的人,叩问灵魂阶段出示的视频让学生知道我们帮助别人是举手之劳。活动四和后面的练习、结束语都能围绕“善良、爱心”的主题。

不足:学生抓住镜头后,按照老师提供的模式填空,没有办法进行细致的分析,而这个环节设计的目的应该是让学生体会细节描写。音乐有3处,有点多。

我就想了一下,如果我讲这节课怎么讲呢?先介绍作者、检查字词,写作背景可能设计不出来,而这很有必要,有助于学生理解人物感情。进入文本后,就两个问题,一是老王是个什么样的人?你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出来?这也是本文的重点。第二个问题是作者对老王的感情怎样?怎样理解文中的“愧怍”?这也是文章的难点。第一题让学生在文中做批注,然后交流,最后老师从两方面总结,生活上苦,行为上善。第二题前出示背景,但我对这个词的理解不够深入。最后还可以有一个片段练习,写一个身边的善良的人,要有细节描写。

我设计的这节课比较平常,没有这位老师设计的新,新了就有吸引力了,学生不会感到枯燥无味。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