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多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
l.地籍的特点包括()
A.空间性
B.法律性
C.复杂性
D.连续性
E.精确性
答案:ABDE
解释:地籍特点是空间性、法律性、精确性、连续性。同时注意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1个错项。
2.我国目前主要是根据土地()综合分类
A.土地用途的差异
B.利用的方式
C.经营的特点
D.覆盖的特征
E.土地的等级
答案:ABCD
解释:土地利用分类:即依据土地的综合特性(社会自然特性)分类。我国现在即采用这种能够分类体系。其主要依据是土地用途、经营特点,利用方式,覆盖特征等因素的综合分类。
3.以下哪些图件可作为初始地籍调查的工作用图()。
A.大比例尺地形图
B.放大尺寸的航片
C.草绘宗地位置关系图
D.旧的地籍图
E.原始尺寸的航片
答案:ABCD
解释:权属调查工作底图包括大比例尺地形图,放大航片,旧的地籍图,草绘宗地位置关系图
4.宗地权属状况调查中,调查人员要对()的内容一致性进行调查、核实。
A.土地实际用途
B.批准用途
C.土地原用途
D.申请书上填写用途
E.土地转变用途
答案:AB
解释:主要是调查批准用途和实际用途是否一致。另外,调查表上也是填写这两栏。
5.地籍编号的原则包括()。
A.适应性
B.多样性
C.统一性
D.实用性
E.可更新性
答案:ACDE
解释:地籍编号原则是适应性、统一性、可扩展性、可更新性、实用性、惟一性
6.以下对指界人缺席或不签字的处理,正确的是()。
A.如一方缺席,其宗地界线以另一方所指界线确定
B.如一方缺席,其宗地界线由调查人员根据现状及地方习惯确定
C.如双方缺席,其宗地界线由调查人员根据现状及地方习惯确定
D.如双方缺席,违约缺席者对调查结果有异议的,须在收到调查结果之日起,30日内重新提出划界申请。
E.如双方缺席,调查人员须重新确定指界日期并通知双方指界人
答案:AC
解释:指界缺席或不签字:一方缺席,由另一方指界确定。双方缺席,现状及地方习惯。应把现场调查结果、违约缺席指界通知书,送达缺席者。异议申请期限为15日,过期按前两条处理。不签字的参考缺席处理。
7.界址认定的要求有()。
A.单位使用的土地须法人代表指界,并出具法人代表身份证明书及本人身份证明
B.两个以上土地使用者共同使用的宗地,应共同委托代表指界,委托代理人指界时应出具指界委托书及本人身份证明
C.经双方认定的界址,必须由双方指界人共同在地籍调查表上签字盖章;只由本宗地指界人指界的,本宗地指界人在地籍调查表上签字盖章即可
D.土地使用者已有建设用地批准文件,对少批多用的,宗地界线按批准用地界线确定
E.土地使用者已有建设用地批多用少的情况,通常按照批准用地的界限进行调查
答案:ABCD
解释:E应该为按实际使用情况定。
8.宗地草图的绘制要求有()。
A.数字、注记、字头向南、向东书写,斜线字头垂直
B.宗地使用者名称注记在宗地内
C.界址边长注记在界址线外
D.建筑物边长在内
E.所有边长都必须实地丈量,不得涂改、复制
答案:BCD
解释:注意仔细研究宗地草图的样图。边长是能丈量的尽量丈量。
9.地籍调查表的填表要求有()。
A.表中内容填写处原则上不得空项
B.表中填写项目不得涂改,每一处只许划改一次,并在划改处盖章,以示负责;全表划改超过三处时,整个表作废
C.填写时,需要使用蓝黑墨水,字迹工整、清晰、整洁
D.不得使用谐音字、国家未批准的简化字或缩写名称
E.地籍调查表按一宗地一个土地使用者填写,共有宗地也是填写一份调查表,但在说明栏中说明各自的独有和共有情况
答案:ACD
解释:表上同一地方只可改两处。共有宗有几宗就要填几份表。
10.地籍平面控制测量作业包括技术设计、()等步骤。
A.选点
B.埋设标石
C.观测
D.平差
E.制图
答案:ABCD
解释:还包括坐标计算。
11.关于地籍图根导线布设的几点特殊规定有()。
A.当导线长度小于允许长度的1/3时,只要求导线全长的绝对闭合差小于13cm,而不作导线相对闭合差的检查
B.当单导线中的边长短于l0m时,必须作导线角度闭合差检查
C.当单导线中的边长短于l0m时,可用该导线的边长及方位作为起算数据布设低一级导线或支点
D.当用电磁波测距仪或电子全站仪测量导线的边长时,导线总长允许放宽,但这时导线全长绝对闭合差不得大于±22cm
E.当用电磁波测距仪或电子全站仪测量导线的边长时,导线总长允许放宽,相对闭合差:一、二级地籍图根导线均不得大于1/5000
答案:AD
解释:当单导线中的边长短于l0m时,可以不做导线角度闭合差检查,但不可以用该导线的边长及方位作为起算数据布设低一级导线或支点;当用电磁波测距仪或电子全站仪测量导线的边长时,导线总长允许放宽,相对闭合差:一级地籍图根导线不得大于1/5000,二级的1/3000就可以。
12.基本地籍图图幅规格大小一般为()的矩形图幅。
A.50cm×50cm
B.45cm×45cm
C.40cm×40cm
D.40cm×50cm
E.60cm×50cm
答案:AD
解释:AD为标准图幅。
13.宗地面积量算中共有使用权宗地应计算土地面积的项目有()。
A.共有使用权面积、即宗地总面积
B.建筑占地面积,即基底面积
C.权利人用地面积,即各权利人应拥有的土地面积
D.分摊基底面积,即各权利人应分摊到的基底面积
E.分摊公用面积,印各权利人应分摊到的除基底面积以外的土地面积
答案:ACDE
解释:B不做要求。
14.变更权属调查的特点是()。
A.针对性强
B.政策性强
C.调查范围大
D.发生频繁
E.任务急
答案:ABDE
解释:注意与初始调查对分析。
15.14-2号宗地与6号宗地合并,则编号为();如14-2号宗地与21号宗地合并,则编
号为()。
A.14—3
B.15—1
C.6—1
D.7
E.21—1
答案:AC
解释:略。注意答案的顺序应该是CA
16.下列()情况下,需要重新绘制宗地草图。
A.原测距精度低
B.测算数据错误
C.注记错误
D.产权人变更
E.宗地分割
答案:ABCE
解释:D通常不涉及界址的变化。
17.变更地籍测量的特点有()。
A.区域分散、范围小
B.测量精度要求高
C.通常需要布设大面积的控制网
D.利用原地籍图作为基础图件
E.任务急,通常由一个作业组一次性完成
答案:ABDE
解释:注意与初始地籍测量对比分析。
18.提交的初始地籍调查成果资料主要包括()。
A.初始地籍调查技术设计书
B.初始地籍调查技术总结
C.初始地籍调查工作报告
D.初始地籍调查的土地权属成果及地籍测量成果
E.地籍测量草图资料
答案:ABCD
解释:略
19.界址桩的设置应该注意()几个基本点。
A.界址之间的距离,直线最长为150m
B.曲折线的主要转折点埋桩
C.如果项目用地范围行政隶属不同,应在用地界线与行政界线交点上加设界址桩
D.基本农田界线与用地界线的交点不必加设界址桩
E.国有土地与集体土地的分界线与用地界线的交点应加设界址桩
答案:ABCE
解释:D中需要加点。
20.土地勘测定界面积量算时应该注意()等基本点。
A.图上面积量算要考虑图纸变形的影响
B.图上两次独立进行的面积量算较差限差:Δ≤0.0003M倍根号P
C.几何图形法计算面积的误差应满足:Δ<2.04ml倍根号p
D.图上面积量算应遵循分级量算,按比例平差,逐级汇总的原则
E.与实地相符的原则
答案:ABCD
解释:E不需要,也不可能。
编辑推荐
欢迎光临该土地登记代理人频道:http://www.reader8.net/exam/tudi/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读书人网:http://www.reader8.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