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地籍调查成果的直接应用是指需要应用的部门从地籍管理部门依照法律程序获取
()为自己所用。
A.没有加工过的地籍信息
B.加工过的地籍信息
C.经过初始加工的地籍信息
D.经过多次加工的地籍信息
答案:A
解释:注意是直接应用。
52.土地勘测定界与土地审批的关系是()。
A.土地勘测定界是用地项目审批的重要环节,是用地审批的重要依据
B.土地勘测定界是土地审批的充分条件,不是必要条件
C.土地勘测定界是土地审批的前提
D.土地审批是土地勘测定界的前提
答案:A
解释:土地勘测定界工作是项目用地从立项到审批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用地审批的重要依据。
53.土地勘测定界的工作底图的比例尺一般不应小于()。
A.1:50000
B.1:2000
C.1:5000
D.1:10000
答案:B
解释:比例尺一般不小于1:2000。大型工程经有权批准项目用地可不小于1:10000。采用标准图幅,即幅面为50cm*50cm或50cm*40cm。
54.城市批次用地的土地勘测定界工作一般用()作为工作底图。
A.宗地图
B.宗地草图
C.地籍图
D.地形图
答案:C
解释:略。
55.大型工程用地,例如水库库区、大型线状工程等的土地勘测定界可以采用()作
为工作底图。
A.专题地图
B.行政区划图
C.宗地图
D.航片与地形图相结合
答案:D
解释:略。
56.()是土地勘测定界外业调查的核心。
A.土地条件调查
B.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C.权属调查和地类调绘
D.边界确定
答案:C
解释:略
57.宗地分割及调整边界测量放样数据一般不含()。
A.极坐标法放样数据
B.长度交会法放样数据
C.轴坐标法放样数据
D.截距法放样数据
答案:C
解释:C不是常采用的方法。
58.放样新增界址点P的坐标为(100.32,200.69),临近的控制点A的坐标为(156.56,169.20),临近的界址点B的坐标为(120.00,251.23),计算边长作为距离交会法放样数量,则A到P的长度和B到P的长度分别为()
A.99.03m63.66m
B.99.03m64.46m
C.64.46m63.66m
D.63.0m62.3m
答案:C
解释:公式计算AP,图形绘制A、B、P相互接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