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三)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B。
2.【答案】A。
3.【答案】D。
解析:相邻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依次为2、3、5、7、11。
4.【答案】c。
解析:3×1+2=5,5×2+3=13,13×3+5=44,44×4+7=(183),183×5+11=926,乘数1、2.3、4、5为自然数列,加数2、3、5、7、11为质数列。
5.【答案】C。
解析:3×3-3=6,6×3-2=16,16×3-1=47,47×3-0=-141,141×3+1=(424),424×3+2=1274。
6.【答案】B。
解析:尾数法。结果的后两位尾数为0.01+0.09+0.16+0.64=0.9,选项中符合的为B。
7.【答案】A。
8.【答案】b。
9.【答案】A。
解析:20万秒=55小时33分20秒,从下午3点半之后经过55小时33分20秒后变为晚上11点03分20秒,故之后听到的第一次整点报时为凌晨0点。
10.【答案】D。
11.【答案】D。
解析:方法一,本题相当于300、210、163除以户数的余数之比为1:3:2。代人选项判断,只有D项符合条件。
方法二,设余下的大米、面粉和食用盐的袋数分别为x、3x、2x,则分发的大米(300-x)袋、面粉(210-3x)袋、食用盐(163-2x)袋,这三个数具有公约数,并且该公约数就是村民的户数。
根据数的整除特性可知,如果数a能被c整除,数b能被c整除,那么a+b、a-b均能被c整除。所以(300-x)+(163-2x)-(210-3x)=253能被这三个数的公约数整除,又知253=11×23,观察选项,只有D项符合。
12.【答案】C。
13.【答案】A。
解析:若每人分5箱,则余148+12×(7-5)=172箱;若每人分7箱,则余20+30×(8-7)=50箱。这就转化成常规的盈亏问题了,共有职工(172-50)÷(7-5)=61人。
14.【答案】D。
解析:十位和个位数字都可选择数字0、1、2、3、4、5(其中十位为0时,个位数字即为代表的号码,还可以选择6、7、8、9号),所以每支球队选择的号码共有6×6+4=40个。
15.【答案】C。
解析:阴影1的面积=半圆的面积一空白的面积,阴影2的面积=ΔABC的面积-空白的面积,两者的差=半圆的面积-ΔABC的面积= ,所以BC=30cm。
16.【答案】B。
解析:由“对……起作用”、“对于……必不可少”可知,题干第一句说的是房产税的作用,故第一空填“目的”不妥,由此可排除A项。“废止”指的是宣布在法律上不再生效,针对的是法律条例。而题中针对的是“土地出让金”,故第二空填“废止”不妥,排除C项。由常识可知,征收存量房的房产税是一种调控方式;征收土地出让金也是一种调控方式,故第二句说的是用征收存量房的房产税的调控方式来代替土地出让金的调控方式,第二空应填“取代”而非“取消”。因此本题答案选B。
17.【答案】A。
解析:由“收藏家从来不是将艺术品作为商品来对待的人”可知,对于收藏家来说,收藏不太可能是“暂时性的投资”,而由“正是这种激情重新改写了艺术品的意义”可知,收藏对于收藏家来说是一种“激情”,符合这一关系的只有A项。
18.【答案】B。
解析:分析句意可知,第一空既要与“包容”相关,又要与“卑躬屈膝”构成反义对应。四个选项中只有“盛气凌人”符合要求。“目空一切”、“狂妄自大”强调的都是自身很骄傲,都与“包容”无关,排除A、C。“仗势欺人”指依靠权势欺压人。句中没有提到权势的问题。故“仗势欺人”与句意不符,排除D。盛气凌人:形容傲慢自大,气势逼人。其中“骄傲自大”的含义与“卑躬屈膝”对应,“气势逼人”的含义又体现了对他人的不包容。故本题答案为B。
【知识链接】卑躬屈膝:形容没有骨气,低声下气地讨好奉承。目空一切: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形容骄傲自大,什么都看不起。狂妄自大:狂妄傲慢,自以为了不起。
19.【答案】C。
解析:先看第一空,“再一次________了……神经”,填入的动词修饰“神经”。“神经”是线性的,对于线性的东西,一般不用“震动”、“惊动”。排除A、D。再比较“慌乱”和“恐慌”,“慌乱”侧重于“乱”,“恐慌”更侧重于恐惧.程度比“慌乱”重。与前文的“恐吓”相对应,第二空填“恐慌”更合适。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20.【答案】A。
解析:第二空给出的选项中的四个成语都有一致的意思,由此可知伊梅尔特的观点应与“低谷投资”相呼应,故第一空只能填“低迷”、“萧条”,排除B、D。“不谋而合”与“不约而同”意思相近,指事先没有商量过而彼此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但“不谋而合”可以作谓语,“不约而同”则一般只能作状语,故排除C。本题答案选A。
21.【答案】C。
解析:第二空中,能与“风光”搭配的只有“欣赏”和“领略”,排除B、D。第一空中,“扮演”一般与“角色”搭配,“目睹”与“喜剧”搭配恰当。本题选C。
22.【答案】B。
解析:后文的“经历过无数艰辛、动荡、摇摆与反复”是对第一空所填词语的具体说明,因此该空应体现这四个词语的意思。A项“循环往复”仅体现了“反复”;C项“艰难险阻”仅体现了“艰辛”;D项“跌宕起伏”仅体现了“动荡、摇摆”。只有B项“迂回曲折”全面体现了这四个词语的意思。另外,联系新中国的建设历史,我们确实走了不少弯路,“迂回曲折”与此背景最为契合。故答案为B。
23.【答案】B。
解析:首先看第二空,“激发”与“志气”、“激情”搭配不当,排除A、D。再看第一空,由前文“保持沉默”可知,此处应选与之相对的“激情”。故本题答案为B。
2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的惯用搭配。“增强凝聚力”、“提高战斗力”为固定搭配。
25.【答案】B。
解析:陵墓:指帝王诸侯的坟墓,现多指领袖或先烈的坟地,亦泛指坟墓。陵寝:古代帝王陵墓的宫殿寝庙,借指帝王陵墓。墓茔:墓地,茔地。墓室:墓穴。泰姬陵是王朝君主为其宠妃修建的“皇陵”,不能用一般的“墓茔”“墓室”修饰,排除C、D。“宝石”常与“镶嵌”搭配,且“点缀”含零星、少量之意,不如“镶嵌”形容皇家陵墓中的宝石恰当,排除A。“独树一帜”比喻风格独特新奇、自成一家,契合句意,故本题答案为B。
26.【答案】C。
解析:C项结构混乱,“共度国庆佳节”应另起一句,前面加上“与他们”。
27.【答案】A。
解析:A项是搭配不当,“塑造”与“事迹”不搭配,“事迹”应改为“形象”。B,C、D三项属于范围不清。B项中的妇女既包括青年工人也包括老工人,三者不能并列。C项中的奥斯特洛夫斯基属于前苏联作家。D项中的日用品包含牙膏、牙刷。所以应选A。
28.【答案】B。
解析:A项可以理解为“马路的某一侧有一个广告栏”,也可以理解为“马路的每一侧都有一个广告栏”;C项可以理解为“老师的意见是让她报考文科,她没有听而报考了理科”,也可以理解为“老师的意见是让她报考理科,她没有听而报考了文科”;D项可以理解为“三星电脑有一种比实际厚度稍薄的错觉”。也可以理解为“联想电脑有一种比实际厚度稍薄的错觉”。
29.【答案】B。
解析:A项语序不当,应把“好多种”放到“东西”之前。C项“研究听取”不合逻辑,应为“听取研究”。D项搭配不当,“热闹”不能形容“掌声”,应改为“热烈”。B项没有语病,所以选B。
30.【答案】A。
解析:B项“较为普遍”与“之风”语意重复,可删除“较为普遍”。C项句式杂糅,如果是“平均分在90分以上”,那就要去掉“都”字;如果是“5门功课都在90分以上”,那就要去掉“平均”二字。D项语序不当,按照逻辑关系,看书过程中一般是先写提纲和摘要,再写读书笔记。A项没有语病,所以选A。
31.【答案】D。
解析:文段主要讲述了法律权威在社会成员中的确立能帮助实现或协调法律的六个方面的价值目标,从而使法律真正发挥功能和效率。而法律权威的确立需要依靠民主制度的建设。由此而知,民主制度的建设是法律真正发挥功能和效率的关键。对此表述最为准确的一项为D。
32.【答案】A。
解析:由“只要把握了全人类的共同价值,又能兼收并蓄各民族的不同文化,那就能打造出自己的‘文化航母”’可知,“求同存异”是打造文化航母的根本,A项只说了“求同”,不全面。因此A项错误,当选。
33.【答案】B。
解析:文段首句便说“那些佯癫装疯的狂人倒是一些太严肃地对待其信仰的人”,接着用鲁迅对嵇康、阮籍的评价来论证这一观点,最后“于是过分认真的人就起而论究是非,阐释信仰之真谛,结果被视为异端”点明主旨:真正的信仰者往往被视为异端。因此本题选B。
34.【答案】C。
解析:文段首先介绍了当下网络时代信息传递的特点及对网民的要求,然后分别从网民的自律和网站监管者的责任两个角度具体说明如何应对网络谣言。A、D项从网民角度阐述,B项从监管者角度阐述,表述均过于片面。本题答案为C。
35.【答案】A。
解析:文段由自主招生的目的人手,引出现在自主招生存在的问题,最后给出解决之道,即自主招生改革必须深入地推进,真正建立起多元评价体系。选项中与此相符的为A项,故当选。
36.【答案】A。
解析:复述是对文段内容的另一种表述,它要求准确地表达文段的主要意思。文段的主要意思是少数民族地区要实现以科技振兴农业就必须发展教育事业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纵观选项,只有A项是对文段最准确的复述。C项提到了教育,但并未提及科技兴农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复述得不全面。
37.【答案】A。
解析:文段先提出了专家的看法:央企并购地方国企不值得大力提倡。然后分析了原因:二者机制和体制相差不多,不利于重组后的创新。划线处的句子应是对前句的补充,A项“趋同化”的表述与此一致.当选。
38.【答案】D。
解析:文段共两句,第一句介绍背景——网络媒体的影响力日益扩大,对传统媒体带来严峻挑战;第二句指出手机媒体目前虽面临技术瓶颈,但因用户群巨大,前景非常广阔。D项概括最为准确、全面。文段的重点是手机媒体,而非网络媒体,由此排除A。B项将未然混淆为已然,排除。C项比较片面,只提到了手机媒体的技术瓶颈,没体现发展趋势,排除。
39.【答案】C。
解析:文段先说《竹书纪年》的删削给人们廓清史实带来了麻烦,后用“幸好”表弱转折,阐述了《括地志》与其起到互证的作用,实质上反映了客观事实。整个文段通过具体例子说明不同文献中看似矛盾的资料。实质上反映的是客观事实,反而有助于后人廓清史实。与此表述一致的是C。
40.【答案】C。
解析:③句的“作者的创作活动”对应于第一空前的“作者的直接创作活动”,基于话题一致的原则,③应排在第一空,排除A、B。④句的“个性特点”是对文中“二是作品表现出作者的个性特点”的进一步说明,故不应排在第二空,排除D项。本题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