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医药考试 > 执业医师 > 临床医师 >

2013年临床助理医师生理学考点梳理——脑膜炎球菌(2)

2013-03-30 
脑膜炎球菌

  (三)微生物诊断

  流脑流行期间,根据典型症状和体征不难诊断。对散发的或不典型病例,可采取瘀斑中血液、外周血液或脑脊液送检。带菌者可用末端2cm处弯曲的棉拭,深入口腔,直达悬雍垂后鼻咽腔部,小心旋转采取分泌物送检。

  1.直接染色镜检

  在瘀斑处采取血液或组织液,经美蓝染色,如找到肾形革兰氏阴性双球菌,可作初步报告。对脑脊液标本,离心取沉淀物制备涂片,用革兰氏染色或美兰染色镜检,在多形核细胞中找到肾形双球菌,结合临床症状即可确诊,也可用免疫荧光法直接查菌体。

  2.分离培养

  对无菌采取的瘀血斑或脑脊液先行葡萄糖肉汤增菌,或直接接种于巧克力血平板或卵黄双抗琼脂平板上,5~10%CO2环境下,培养18~24小时,观察结果。

  3.血清学检查

  可用间接血凝试验,ELISA等方法检测流脑抗体,以辅助诊断。

  (四)特异防治

  对易感儿童注射纯化流脑群特异性多糖菌苗,进行特异预防。流行期间可口服磺胺药物预防。治疗流脑首选磺胺,也可用青霉素、氯霉素或氨苄青霉素。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