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司法考试 > 考试动态 >

2013司法考试攻略及复习资料(2)

2013-03-19 

  备考方法运用和对备考状态的认识

  阅读、记忆、练习这三者备考方法的关系非常微妙,在不同的备考阶段、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考生所出不同的备考状态,如何动态调整非常重要。那个阶段以什么方式为主,什么方式为辅,什么方式暂时可以放弃。都关乎考生备考的顺利进展,左右着考生的备考命运。

  备考状态如何评估的问题。司法考试考生在备考中对自己的状态从来没有、也不会有、更不需要清醒的认识。因为在这个竞技般的备考过程中,大家就是不遗余力的阅读、记忆、练习,不能也不应该让自己的状态冷却来。此时,有一些备考状态极为低迷、备考进展极为不顺利的考生是需要备考方法论来科学的介入、指导、干预的。

  应试状态的构成问题。应试状态是应试体能、应试技巧、应试心理之综合。三者之间可以相互促进、弥补。但是,三者如果离开了历年试题的训练就是无从谈起,变成无水之源、无本之木了。司法考试考核要两天时间,对考生应试体能有一定要求,如何能出色发挥,应试体能、心理要接受适当的训练。模考的方式是比较可行的,就是完全按照考试的规则进行仿真训练,试题使用历年试题收效会比较大。应试技巧、心理的提升主要来自于精研命题人的《试题解析》。

  考生过关的瓶颈:如何突破临界点

  我们说的临界点是在340分—359分的范围,考生“临界点”的突破问题需要方法论指导,我们看到一些老考生,去年考了350多分,成绩还算令人鼓舞,值得再考一回,如果还和去年一样,如法炮制的去备考,不改进备考方法,结果最多也就考个350多,甚至分数还低了。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备考方法问题。备考方法得当会很快突破360分,这个阶段的突破对考生来说是质变飞跃,如果没有好的方法指导,想突破非常困难。司法考试就是这样一种考试,一个村官不复习也可以考280分到300分,但是你要在提高就比较困难了,如果在340分基础上想在提高就绝非易事。

  新闻里我们经常听到,我国的经济增长数字是8%,而美国是0.3%,大家怎么看这个问题?这是一个小孩身高长了10cm,和姚明的身高还在增加的问题,无法同日而语呀。

  司法考试就是这样,你可以叫一个零起点的提300分,但是你却无法帮助一个357分的考生提高3分。340分—360分,这段分数是最具含金量的,也是考生自己很难突破的重灾区,每年在这里徘徊的考生都是数万,近十万计,参加辅导班能够帮你有所提高的,但要想再提高,辅导班也无能为力了。解决的方法是有的,就是看命题人的试题解析,精研多选题和不定项试题。临界点突破问题,试题解析在其中扮演着核心的角色。

  对过关考生的经验、心得要客观、清醒认识

  如何看待备考经验、心得。在这里谈复习备考,我不知别人怎么样,我是诚惶诚恐。考生都受过高等学历教育,很多是学业有成的各领域专家;别的不谈,读书16年,至少是学习方面的专家,每个人都有自己一套学习的方式、方法,谈备考方法确有以砖攻玉的感受和捉襟见肘之狼狈。简单说,每个通过考试的考生,过关的经验没有未通过司法考试考试落榜的总结有价值。

  其一、过关的喜悦会把过去的恰当和不恰当的备考行为都给予肯定,彩虹化了自己的一切备考行为,自我歌颂、自我标榜,结果贻误了别人。这种情况现实中也很多,文革后被平反昭雪、官复原职的人,会感谢文革中所受的苦难;富有起来的企业家会歌颂早年的贫穷。

  其二、学习是个体化的事情,考生备考已经有了自己的定式,如果邯郸学步,将是适得其反。每个考生都会有自己不同于他人的备考状态、困惑、瓶颈,一般能作以引导已经很不错,很难针对性、个体化辅导。

  其三、过关考生不懂得教育心理学,无法传达出真谛;准确的说一个考生并不知道自己是在哪一回事,你叫他自己按照他介绍的心得、体会,第二年再考一回,他自己也会名落孙山的。

  实际上,绝大多数考生不知道自己是如何通过司法考试的。有的考生知识体系不完备、存在明显的漏洞,但是没有妨碍他通过司法考试。我见过一个考生不知道地役权、不安抗辩权、别除权,但是并没有妨碍他通过司法考试。

  其四、如果一个考生告诉你备考失利的感受、教训,描述会更为客观、真实。但是,绝大多数考生是不知道自己成功和失利的原因的。备考就是这样,有时成功和失败只是毫厘之差,每年骑在360分和359分的都是以近万人计,而他们的差距其实只是命运之安排。

  考生在备考中,认识的误区

  考生在备考中非常突出的一个认识误区就是,认为通过司法考试的考生之所以通过,是因为法律知识掌握完善。所以,自己拼命往尽善尽美努力,让自己各个部门法都能照顾到,结果疲于奔命不说,还顾此失彼。通过的考生成绩一般也就是360分—400分之间,离完善还有十万八千里呢。我没有见过成绩500分的考生,司法考试是允许缺憾、包容错误、鼓励放弃的考试。通过司法考试无非就是让自己试题的正确率达到60%,就是拿到360分,通不过司法考试的考生几乎都是没有迈过追求知识完备的这道坎。实际上,我们如果把“面上”的追求,如果转化为“纵深”的追求考生就顺利成章的通过了。

  怎么纵深的追求?简单的说,备考到8月份,考生只要在现有知识范围、水平上,全身心投入的去演练历年试题中的多选题和不定项试题,把现有知识运用娴熟、掌握扎实,努力提高自己多选题和不定项的正确率。深入领悟命题人的《试题解析》,通过司法考试是不在话下的。

  法律的学习和其他学问一样是永无止境的,一个学者穷尽毕生的精力在自己从事的部门法的一隅才能取得一些突破,您要在6个月里把14门部门法都完善了,我们本来是备考司法考试的,您怎么给自己定下了神才能达到的目标,您给自己定的目标是“逆天”呀!

  另外,有的考生第一年考了358分,第二年备考6个月才考了350分,为什么。有一句俗语“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您第一年的358分,是最后的冲刺速度,是一个极限值。不代表你平时就是358分的水平,并可以保持下来。谁会相信刘翔每天都在以跑110米栏的速度在参加社会活动。考生在试后,状态直线跌落,呈现一种重力加速度的下跌状态;第二年再备考,尽管状态跌落了,自己的信心没有跌落,还是我是358分水平,胸怀志在必得的豪情(实际上,类似一个去年没有登上福布斯排行榜,今年已经濒临破产了的企业家的状态)。自己以为第二年是在358分的基础上备考,实际上,已经跌落到320分了。剩下的40分是司法考试最吃力的攻坚分数,难度异常大;司法考试考生由初始状态冲击到320分,再一鼓作气拿下40分的难度也要比你小。这就是备考中的一层辩证关系。备考中的辩证关系很多,也较为复杂,怎么介绍,也难尽其详,勉为其难吧。

  考生在备考中的这种状态曲线,表现最明显的是应试状态,一般情绪状态还是比较平稳。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