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要稳住房价上涨预期,必须在适当的时候动用“铁腕”,减少一些政策的漏洞,才能打破“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怪圈。经济学家茅于轼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限购对房价的打压在短期内有一定作用,但并未涉及使房价上涨的根本因素,针对收入分配、投资渠道、土地供应三者进行调整,才是“釜底抽薪”式的调控。他甚至说,(限购)是很危险的做法,等于走回头路,朝计划经济的方向倒退。我个人的看法是,他前边的话说得有一些道理,但否定限购却大错特错,特别是在当下这个特殊的历史阶段。限购有点像计划生育,是一个特殊时期的特殊办法,不是最好,但又没有更好。对限购要从全球、全国着眼,不能只盯着是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当下,全球资本都要投资投机赚快钱、热钱,而中国老百姓要到7年后才能收入翻番。即使7年后收入翻番,即使现在中国大城市的房价7年内不再涨价(其实可能性极低,只是涨多涨少),大多数购房者恐怕仍然凭这7年的收入买不起房,大部分仍然要贷款几十年。如果房价再像一些大城市这几年那样疯涨的话,将严重阻碍中国经济的正常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