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务员频道 > 面试指导 >

2013年国考面试备考热点——公车私用(1)

2013-02-04 
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热点:公车私用是流动的腐败广告。公车消费,花的钱来自政府的“钱袋子”,既包含着纳税人的贡献,也是全体人民共建共享的保障,不容挥霍。

   春节将至,如何防止公车奔波在私用的路上?值得关注。近日,甘肃省白银市纪委下发通知,要求节日期间封存公车,严禁公车私用,严禁领导干部擅自驾驶公车。此举受到舆论好评。

  公车私用,实质是“特权腐败”。1994年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党政机关汽车配备和使用管理的规定》,其中规定:部长级和省长级干部按一人一辆配备专车;现职副部长级和副省长级干部,保证工作用车或相对固定用车。然而如今一些地方和部门,一些乡镇领导干部竟然一人一辆配备专车,个别县处级领导干部甚至一人配备数辆专车。

  公车私用是流动的腐败广告。公车消费,花的钱来自政府的“钱袋子”,既包含着纳税人的贡献,也是全体人民共建共享的保障,不容挥霍。然而在某些领导干部心中,配备公车成了身份的象征,对配什么档次的车、是否专车专用十分在意、相互攀比严重,甚至无车不出门、无车不办事。公车私用现象难以遏制,暴露了相关领导干部责任感的缺失,也暴露了相关决策、执行、监督制度的缺失。

  遏制公车私用,要求领导干部敢于“革自己的命”。一些领导干部一谈起公车改革,一套一套的,可是一落实到自身,就找借口、讲条件、说“惯例”,总之是不愿改、不肯改、不去改。一边是公众利益,一边是自身利益,一些领导干部毫不犹豫选择自身利益。中央出台“八项规定”,深受群众拥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凡党章规定党员必须做到的领导干部要首先做到,凡党章规定党员不能做的领导干部要带头不做。因此,遏制公车私用,必须领导干部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狠抓落实。

  遏制公车私用,不能一时“封存”了之,需要长效机制。民众有知情权、监督权、表达权。公务用车的配备、使用、维修需要制度约束,如何便于社会监督、对私用公车者如何惩戒更需要制度。遏制公车私用必须制定有针对性、操作性、指导性强的措施,建立健全检查、监督、问责制度。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