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务员频道 > 面试指导 >

2013事业单位考试面试备考热点——食品监管应主动前置(1)

2013-02-04 
食品监管应主动前置

   只有走出被动应对的尴尬,才能不断增强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心
  近日,媒体记者实地调查发现,山东青州等地部分商贩竟用甲醛溶液喷洒白菜,以实现长途运输保鲜。据一些菜贩反映,此法已沿用若干年。
  甲醛这样一种有毒化学品,为什么会被商贩用作保鲜剂?
  首当其冲的无疑是利益。在有的地方,一大壶2.5升左右的甲醛溶液售价仅7元钱,一车10吨白菜用半壶就够了,且喷过甲醛的白菜根部白净、“卖相”更 好。与恒温车、冰块降温等保鲜方式相比,甲醛保鲜以其低廉价格带来的利润空间,难免让一些人心有所动。正是不菲的利益诱惑,令一些人无视商业道德和社会诚 信,片面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却让消费者为此埋单。
  另一方面,我们更应深思:甲醛保鲜做法存在不是一天两天了,监管机构为何管不住那只喷洒药水的手?
  从事发当地的电线杆上、告示栏里贴着“违规过量使用甲醛将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宣传纸来看,当地管理部门并非对此事毫不知情;从“已经进行安全检 查”的申辩看,监管机构也并非毫无作为,只是效果不彰。再往深一步了解,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下列尴尬的事实:目前对大白菜喷洒甲醛的行为进行认定和处罚的依 据并不明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也没有明确提出可使用的保鲜剂、添加剂范围和剂量,只是原则性地提出“应当符合国家有关强制性的技术规范”,有的地方 甚至连甲醛检测项目都没有。
  于人有害,于己有利,于法无据,正是在不当利益侵蚀、监管体系空白、检测方法缺失等多重因素作用下,“甲醛白菜”才得以悄然混入市场。
  “曝光—查处—治理”,类似食品安全事件的反复出现提醒我们,必须对这种事后应对式的食品安全治理方式进行重新考量。以“甲醛白菜”为例,媒体曝光 后,各地有关部门积极行动,加强了农副产品甲醛含量的检测工作,全力防止已经喷药保鲜的白菜流入市场。这些措施固然必要而迫切,但从长远看,还须从制度上 评估蔬菜运输过程中使用甲醛的危害性,对蔬菜保鲜剂的具体种类和合理用量作出明确规定,对蔬菜保鲜技术进行攻关,让安全而廉价的保鲜剂取代甲醛,才能从根 本上把“甲醛白菜”变成放心白菜。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