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综合分析为重中之重,侧重对新事物的考察
在国考面试当中,大多时候第一题都是综合分析类题目,而第一个题目是比较关键的,通过第一道题,考官对考生进行判断,形成第一印象,所以答好第一道题目对考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而综合分析类题目,比较多考查考生对新生事物的看法。如2011年2月25日国税面试的第一题:现在流行国学热,不少学校让小学生学《三字经》,《弟子规》等国学经典,并要将国学作为学生的日常学习规定,请对此谈谈你的看法?这就是一道考查考生对于新生事物理解的题目。这就要求考生能够更加关注2011年以来的社会热点和新闻事件,尤其是热点新闻、民生新闻。
二、综合分析在题目量中比例增大
综合分析的题目比例增大成为近两年国考面试的一个突出特点。2008、2009年国考面试当中,较为典型的题型搭配就是出现一道综合分析类题目,但是2011年的国考面试当中,很多部门的面试题目中,出现了两道甚至三道题目都是综合分析类题目的情况,这就很直观地体现出综合分析这个题目的重要性。考生在备考的时候,要注意把握灵活性,尤其在各种题型的解读和时间的掌控上。如2011年2月27日面试中,第一和第二题都是综合分析。而2011年3月1日的四川国税面试题目中,3道题目全部都是综合分析,其难度之大,显而易见。
三、综合分析中出现新的拓展题型
考生在备考综合分析的时候,要注意2011年出现的新拓展题型。比如2011年国考海南国税面试题:
材料一:旭日阳刚《春天里》的一句歌词“如果有一天,我悄然离去”反映了农民工群体的真实心声,透露了当前我国农民工团体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始终无法被城市接纳的命运。材料二:某小区的一业主是70多岁的老人,没有亲戚没有朋友,结果死了几个月,尸体腐烂后才被人发现,而且是因为小区管理人员上门收物业费才被发现。结合这两段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这种结合给定材料谈看法的综合分析题,除了考查综合与分析的能力以外,还强调考生对社会热点的敏感度、快速解读特定信息的能力、通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等。其难度比一般综合分析题大,需要考生在备考中有针对性地进行突破。
四、自我认知题出现的概率增多,方式巧妙
在以往的面试备考中,自我认知往往是被考生疏忽的一类题型。但是2011年国考面试中,自我认知与其他题型结合的试题越来越多,考题方式更加巧妙,需要引起考生注意。如2011年2月27日面试题的第三题:对节能减排调研你认为最重要的是什么?你该怎么办?在第一问综合分析题以后增加追问“你该怎么办”,是将综合分析与自我认知结合起来,需要考生结合自身作表态,使答案更具体,更具备一些亮点,而不是泛泛而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