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辨析题
1.【解析】此判断错误。教育心理学不仅研究学校情境中,学生学习过程,同时研究学校情境中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和规律。
2.【解析】此判断正确。人类的某些行为技能可以在错过关键期后经过补偿学习获得。
3.【解析】此判断正确。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在具体运算阶段,儿童可以形成守恒观念标志着儿童的思维具有可逆性。
4.【解析】此判断正确。高中阶段的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处于心理自我阶段已经可以在心理上将自我分成“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
5.【解析】此判断错误,布鲁纳提倡发现学习,而奥苏伯尔提倡有意义接受学习。
6.【解析】此判断错误,上述表现为学校恐怖症。学校恐怖症的主要症状是害怕上学。而学习焦虑的主要表现为畏惧学习,比如上课不能集中注意力听课、一提到写作业就头疼等等。
7.【解析】此判断错误,心境和努力虽然属于内部因素,但是属于可控因素。
8.【解析】此判断错误,先学习的知识对后学习知识的影响叫顺向迁移,后学习的知识对先学习知识的影响叫逆向迁移。既然是相互影响则既存在顺向迁移也存在逆向迁移。
9.【解析】此判断正确,编歌诀法也称为谐音联想法。
10.【解析】此判断错误,在表述方式上,程序性知识主要通过程序化操作来表征,而陈述性知识则是以网络化和结构化方式来表征观念间的联系的。
五、名词解释
1.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或心理距离。
2.反思性实践:反思性实践又称反思性教学,这是“一种思考教育问题的方式,要求教师具有做出理性选择并对这些选择承担责任的能力。”
3.正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