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病治疗
骨质疏松症分原发性、继发性和特发性三种。各种骨质疏松症均具有共同的特征,但其病因及特殊的临床表现则各不相同。因此,有针对性地辨病用穴能提高治疗效果。
1.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主要由于绝经后体内雌激素含量的急剧下降引起。加灸神阙、足三里。已有研究表明,艾条温灸神阙、足三里能够显著提高老年人体内雌激素的含量。
2.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主要因增龄引起,除骨质疏松外全身机能衰退征象比较明显。加用温针灸命门、足三里以温补肾阳,提高免疫力。
3.甲亢性骨质疏松症:主要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引起骨矿代谢异常,骨转换加快。可用基本方加水突、天柱、内关、间使等穴,以降低血清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调整异常的免疫功能。
4.消化性骨质疏松症:维生素D和钙的吸收不良是主要原因。宜加中脘、内关、足三里健脾养胃,改善胃肠道的吸收功能。
对症取穴
颈项痛取大椎、颈夹脊;背痛取至阳、筋缩、胸夹脊;腰痛取肾俞、大肠俞、腰夹脊;腓肠肌痉挛取委中、承山;膝痛取双侧膝眼;骨折取曲池、血海、三阴交及骨折附近穴位;胸闷取内关、膻中。
小结
1.针灸治疗骨质疏松症要遵循辨证和辨病相结合的原则,并适当对症选穴,做到标本兼治。
2.骨质疏松症患者一般年龄较大,体质较弱,其证情本虚标实,且以本虚为主,针刺时应以补法为主,刺激量要轻,并多用灸法。
3.不论患者有无临床症状,或治疗一段时间后症状消失,整个治疗周期应大于6个月。骨质疏松症的疗效评定标准应以骨密度的提高或降低为准,而不应只根据临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