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医药考试 > 执业医师 > 临床医师 >

2012年临床执业医师内科辅导——高钙血症肾病的发病机制(1)

2012-10-09 
本文介绍了高钙血症肾病的发病机制,供大家学习!

  高钙血症对肾脏主要的影响是使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可能是通过儿茶酚胺释放,使肾小球血管收缩引起;由于钙能使肾小管对水的通透性降低,抑制髓襻Na-K泵,而使Na重吸收减少,髓质高渗区渗透压降低,钙能降低远曲小管对抗利尿激素的敏感性,因而影响水重吸收,又使肾浓缩功能下降;此外,钙盐可沉积于肾脏,并引起肾间质性病变。

  高钙血症肾病的病理生理改变是:

  1.水的重吸收障碍

  高钙血症时肾小管上皮细胞膜结构紧密化,使得远曲小管对水的通透性降低,水重吸收减少。同时髓襻Na-K-ATP酶活性受抑制,Na的重吸收减少,髓质高渗区渗透压降低,水重吸收减少。

  2.酸碱平衡失调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所致的高钙血症常出现代谢性酸中毒,而甲状旁腺素不增多的高钙血症常引起代谢性碱中毒。由于高钙血症引起远端小管损伤,使得远端小管泌H、产氨能力减低,可导致代谢性酸中毒。高钙血症也可刺激胃酸分泌和骨溶解,使碱性物质被释放进入细胞外液,同时还促进重碳酸盐重吸收,因此造成代谢性碱中毒。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