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考频道 > 高考历史 >

备战2013高考历史——治世不一道同步练习(附答案)(2)

2012-09-03 
治世不一道同步练习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设立20个等级的军功爵制度……没有军功的国君亲属不再拥有世袭的爵位。立有军功的平民,按其功劳的大小授予官爵。

  ……全国划为41县,所有的县级官吏通由国君任免,领取国家的俸禄,可以随时任命调职。

  ……凡是从事“本业”而使粮食布帛增多者,免除本身的徭役;而追逐“末利”者,以及虽从事“本业”而因懒惰破产者,全家没入官府为奴。

  材料二 王安石诗

  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君能令政必行。

  材料三 《史记·商君列传》:“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概括商鞅变法涉及了哪些方面的问题?各是如何规定的?

  (2)从材料二、三可以看出商鞅是怎样保证新法顺利推行的?

  (3)从三则材料可以看出商鞅个人的哪些品质?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史料,提炼信息的能力。第(1)问依据材料回答,回答时先指出哪一方面,再回答具体措施。第(2)问依据材料二、三概括。第(3)问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 (1)等级划分、官吏任免、对工商业的态度。以军功的大小授爵,由国王任免官吏,抑制工商业的发展。

  (2)取信于民,雷厉风行。

  (3)勇于改革,与时俱进,大胆创新,与违反时代潮流的旧势力作大无畏斗争的精神品质。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