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2012年修订《刑事诉讼法》第270条规定,对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在讯问和审判的时候,应当通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场。无法通知、法定代理人不能到场或者法定代理人是共犯的,也可以通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其他成年亲属,所在学校、单位、居住地基层组织或者未成年人保护组织的代表到场,并将有关情况记录在案。到场的法定代理人可以代为行使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
到场的法定代理人或者其他人员认为办案人员在讯问、审判中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可以提出意见。讯问笔录、法庭笔录应当交给到场的法定代理人或者其他人员阅读或者向他宣读。
讯问女性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应当有女工作人员在场。
审判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未成年被告人最后陈述后,其法定代理人可以进行补充陈述。
询问未成年被害人、证人,适用第一款、第二款、第三款的规定。
根据此条,可以确定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错在“应当”上,应改为“可以”;CD选项均错误,均应该把其中的“或者其他人员”去掉。
【陷阱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法定代理人与其他成年人权利的区别。
往年在刑诉73分的总分值中,刑诉法典和司法解释比重相当,都是30分左右……今年,刑诉的大幅度修改,一定会吸引命题人更多的关注,所以考查刑诉法典的分析一定会超过40分。那这些新修增点,考查那么高的分值,为了体现试题的区分度,命题老师一定会在命题技巧和命题细节上下功夫。
5.【答案】CD
【解析】2012年修订《刑事诉讼法》第271条规定,对于未成年人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规定的犯罪,可能判处一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符合起诉条件,但有悔罪表现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人民检察院在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以前,应当听取公安机关、被害人的意见。
对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公安机关要求复议、提请复核或者被害人申诉的,适用本法第一百七十五条、第一百七十六条的规定。
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人民检察院决定附条件不起诉有异议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起诉的决定。
根据此条确定A选项错误,错在两处,一处是把“三年”应改为“一年”;一处把“应当”改为“可以”。B选项错误,应把“可以”改成“应当”。C选项正确。
2012年修订《刑事诉讼法》第273条规定,被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考验期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撤销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提起公诉:
(一)实施新的犯罪或者发现决定附条件不起诉以前还有其他犯罪需要追诉的;
(二)违反治安管理规定或者考察机关有关附条件不起诉的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
被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考验期内没有上述情形,考验期满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根据该条第3款规定,D选项正确。
【陷阱分析】本题是附条件不起诉的全面考查。这个制度非常重要,希望考生全面掌握。
6.【答案】ABCD
【解析】2012年修订《刑事诉讼法》第274条规定,审判的时候被告人不满十八周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但是,经未成年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同意,未成年被告人所在学校和未成年人保护组织可以派代表到场。根据该条规定,AB选项均错误。
该法第275条第1款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根据该款的规定,CD选项均错误。
【陷阱分析】不公开审理制度,考查频率很高,今年在公开审理原则上,修改了两个点,一个是本题的B项意图考查的内容,一个是商业秘密,当事人申请不公开的,法院可以不公开。希望大家准确记忆。
档案封存制度,主要考查了什么时候的年龄和被判处的刑法轻重,掌握了这两个知识点,CD两个选项就能轻松应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