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随着“'烈士'城管竟为黑社会”及“首个城管武装部成立”等爆炸性新闻的诞生,城管执法问题再一次被推上风口浪尖,成为社会公正关注的热门话题。
在推行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过程中,各地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被认为“已经成为我国建立新的法律运行机制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新时期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但是,在执行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城管执法负面新闻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了政府形象。
城市管理是政府的主要职能之一。城市管理水平是一个地区文明程度、综合实力、整体品位的重要标志和直接体现。如果管理不到位,环境脏乱差,那么这个城市即使规划设计最好、建设水平最高,人居环境的舒适指数乃至生活的幸福指数也会走低,这个城市也必定是一个缺乏竞争力的城市。
城市管理问题的必要性也要求我们必须妥善处理好这一问题,为社会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建设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所以在一段时期内,城管执法问题必然成为公务员考试的热点之一。
【新闻热点材料】
材料1:
2012年8月1日,经过为期两个月的准备,武汉市首个城管武装部于汉阳区城管局成立,首批40名城管工作人员加入民兵队伍。此消息引发广泛关注,有市民担心该举可能引发城管暴力执法“升级”。
据当地媒体报道,城管局武装部平时负责本单位民兵的组织建设、国防教育、军事训练和装备管理,组织民兵完成战备执勤,维护社会稳定,完成抗洪抢险等危难险重任务。战时,将负责组织带领民兵预备役人员参军参战、支援前线。目前,汉阳区城管局已有40名工作人员在局武装部组织下加入民兵队伍。他们将接受战备训练及国防思想教育。成立之后,汉阳区城管局武装部将组织更多执法人员投身民兵行列。
报道还称,据汉阳区人武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此前民兵组织多设在街道、社区,政府职能部门成立武装部在全市并不多见,城管系统内更属首例。与街道、社区民兵相比,城管执法人员相对比较年轻,能为民兵队伍注入更多活力。加入民兵组织、参与正规军事化训练,也有助于城管执法人员提升自身形象,改善执法水平。
该消息引起广泛关注,有网民表示忧虑:“城管武装后执法更无法,老百姓拿他们更没办法。”不少网民表达了对武装部的设立引发暴力执法“升级”的担心。
有网民评价:武汉城管此前也不乏“洗心革面”的大动作,诸如用清一色年轻美丽的大学女毕业生进行温柔执法,再有“眼神执法”、“卖萌执法”等一系列积极的尝试,相信本次成立城管武装部,与“最可爱的人”搭上关系也有改善部门形象的实际考量。但是,城管形象备受关注、屡遭非议是错综复杂的综合因素造成的,塑造城管形象也应该多管齐下、标本兼治,从管理体制、执法环境、队伍素质等多方面进行剖析,从而找出症结所在,对症下药寻求治本之策。除此之外,再多的形象提升举措都是华而不实的表面文章,不值得恭喜。
材料2:
2008年,深圳试水由政府“购买服务”,深圳宝安区西乡街道部分城管的职能交给了物业公司,效果不俗,城管业务外包的所谓“西乡经验”随后逐渐在深圳全市推广。然而2012年7月18日,深圳南山警方通报一起涉黑案件承包城管业务的某公司全体25人涉嫌收取保护费、寻衅滋事被一窝端城管业务外包的弊端突然被暴晒在阳光下。
表面看来,政府“购买服务”确实是一个亮点。这样一来,政府省心,也节约了大部分人工诸方面的成本投入。而且乍一看去,效果还很不错。但光鲜外表的背下也藏有脓疮,掩盖着不少的丑恶现象,一直到5年后被恶性案件引爆,这期间的得失值得深思和警醒。
准入资质、运行监管和质量考核等都是一团乱麻,服务区发包时,竟然采取围标抓阄的形式。招标没有统一标准,是各个街道办自己把握的,至今全市并没有一个统一准入标准。不少协管员到公司后,仅接受简单培训就匆匆上岗,有的甚至缺乏基本培训。加上他们缺少公务员纪律、法规方面的约束,导致部分协管员参与违法行为。
城管执法一直是个全国难题,但面对难题需要改革的勇气和智慧。如许多地方的城管先后出现了温和执法、柔性执法、围观执法、眼神逼退执法、列队布阵执法……这些尝试出发点都是好的,都是在力求推行一种文明执法和人性化执法,值得肯定。城管外包虽说也是一个改革,但其服务的宗旨不能改变,其文明执法不能随着外包变味了,更不能沦为黑社会的性质。城管业务不是黑社会打码头,现在弊端已被暴晒在阳光下,窃以为还是尽快取消此类改革还原城管的本质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