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医药考试 > 执业医师 > 中医医师 >

2012年中医执业医师考点梳理——脉象形成的原理(2)

2012-08-02 
脉的形成原理,一言以敝之,乃气与血耳。

  (二)血的变化对脉象的影响

  1.血盛:血为邪迫,则奔涌激荡,血流薄疾,则脉见滑。数、疾、促等象。血流奔涌于外,则见脉浮、洪、实、长等象。

  2.血瘀:由于邪阻,气滞,血行淤泣,脉道不利,则见沉、伏、牢,涩、细,小、短、促、结等。

  3.血虚:血虚不能充盈血脉,则脉细、小,濡,短。涩等。血行不继,则脉歇止而见促,结、代等。血虚不能内守,气失依恋面外越,则脉见浮,虚,微,芤、革,散、动等。血虚经脉失于濡养,则脉拘急而弦。

  为了论述清晰,故将气与血分别论述。气与血的病理变化,虽有所侧重,但往往相互影响密不可分。气血是脉象产生和变似的基础。明白了这个道理,就可以“知其要者,一言而终。”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