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
【答案】A
【解析】对纳税人以电子形式签订的各类应税凭证按规定征收印花税。
2.
【答案】A
【解析】转让专利权签订的合同应按“产权转移书据”计税贴花。
3.
【答案】C
【解析】书立各类经济合同的,以立合同人为纳税人。所谓立合同人,是指合同的当事人。
4.
【答案】B
【解析】对于同一凭证,如果由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签订并各执一份,各方均为纳税人。
5.
【答案】D
【解析】领取权利、许可证照的,以领受人为纳税人。
6.
【答案】C
【解析】选项A:商品房销售合同按“产权转移书据”计税贴花;选项B:对纳税人以电子形式签订的各类应税凭证按规定征收印花税;选项D:印花税征税范围中的技术合同包括技术开发、转让、咨询、服务等合同,一般的法律、会计、审计等方面的咨询不属于技术咨询,其所立合同不贴印花。
7.
【答案】C
【解析】选项AB:对于由委托方提供主要材料或原料,受托方只提供辅助材料的加工合同,无论加工费和辅助材料金额是否分别记载,均以辅助材料与加工费的合计数,依照“加工承揽合同”计税贴花。对委托方提供的主要材料或原料金额不计税贴花;选项CD:对于由受托方提供原材料的加工、定做合同,凡在合同中分别记载加工费金额和原材料金额的,应分别按“加工承揽合同”、“购销合同”计税,两项税额相加数,即为合同应贴印花;若合同中未分别记载,则应就全部金额依照加工承揽合同计税贴花。
8.
【答案】A
【解析】甲公司应缴纳印花税=80000×0.5‰=40(元)。
9.
【答案】B
【解析】该企业应缴纳印花税=800000×0.3‰+60000×0.5‰=240+30=270(元)。
10.
【答案】D
【解析】甲建筑公司应缴纳印花税=3000×0.3‰+600×0.3‰=1.08(万元)。
11.
【答案】A
【解析】货物运输合同中的计税依据为取得的运输费金额(即运费收入),不包括所运货物的金额、装卸费和保险费等。则该物流企业应缴纳印花税=70000×0.5‰=35(元)。
12.
【答案】A
【解析】凡是一项信贷业务既签订借款合同,又一次或分次填开借据的,以借款合同所载金额为计税依据计税贴花。
13.
【答案】D
【解析】对借款方以财产作抵押,从贷款方取得一定数量抵押贷款的合同,应按借款合同金额贴花;在借款方因无力偿还借款而将抵押财产转移给贷款方时,应再就双方书立的产权书据,按产权转移书据的有关规定计税贴花。甲公司应缴纳印花税=5000×0.05‰+6000×0.5‰=0.25+3=3.25(万元)。
14.
【答案】A
【解析】财产保险合同的计税依据为支付(收取)的保险费金额,不包括所保财产的金额。则该单位应缴纳印花税=30000×1‰=30(元)。
15.
【答案】C
【解析】企业启用新的资金账簿,其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两项的合计金额大于原已贴花资金的,就增加的部分补贴印花。
16.
【答案】A
【解析】有些合同在签订时无法确定计税金额,对这类合同,可在签订时先按定额5元贴花,以后结算时再按实际金额计税,补贴印花。
17.
【答案】A
【解析】(1)财产所有人将财产赠给政府、社会福利单位、学校所立的书据,免纳印花税;(2)无息、贴息贷款合同免纳印花税。
18.
【答案】D
【解析】选项B:“国家指定的收购部门”与村民委员会、农民个人书立的农业产品收购合同,免纳印花税;选项D:抢险救灾物资运输凭证免纳印花税。
19.
【答案】B
【解析】已缴纳印花税的凭证副本或者抄本作为正本使用的,应另行贴花,但是税务登记证不属于印花税的应税凭证。
20.
【答案】D
【解析】同一凭证因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经济事项而适用不同税率,分别记载金额的,应分别计算应纳税额,相加后按合计税额贴花;未分别记载金额的,按税率高的计税贴花。本题中,运输费用和保管费未分别记载金额,则应按税率高的仓储保管合同的适用税率1‰计算印花税,应纳印花税=400000×1‰=400(元)。
21.
【答案】D
【解析】应纳印花税额=840×1‰=0.84(元),根据规定,对财产租赁合同的应纳税额超过1角但不足1元的,按1元贴花,所以D选项正确。
22.
【答案】D
【解析】如果一份凭证的应纳税额数量较大,超过500元,贴用印花税票不方便的,可向当地税务机关申请填写缴款书或者完税证,将其中一联粘贴在凭证上或者由税务机关在凭证上加注完税标记,代替贴花。
23.
【答案】C
【解析】印花税票可以委托单位或个人代售,并由税务机关付给5%的手续费,支付来源从实征印花税款中提取。
二、多项选择题
1.
【答案】ABCD
【解析】印花税不论是在性质上,还是在征税方法上,都具有不同于其他税种的特点:(1)兼有凭证税和行为税性质;(2)征税范围广泛;(3)税率低、税负轻;(4)由纳税人自行完成纳税义务。
2.
【答案】BE
【解析】选项AD不属于印花税计税凭证;选项C:无息、贴息贷款合同免征印花税。
3.
【答案】CDE
【解析】选项AB:专利申请转让、非专利技术转让所书立的合同应按“技术合同”计税贴花。
4.
【答案】AE
【解析】选项B:纳税人签订应税合同,就发生了应税经济行为,必须依法贴花,履行完税手续,所以,不论合同是否兑现或能否按期兑现,都应当缴纳印花税;选项CD:办理一项业务,如果既书立合同,又开立单据,只就合同贴花;凡不书立合同,只开立单据,以单据作为合同使用的,其使用的单据应按规定贴花。
5.
【答案】BCD
【解析】选项A不属于印花税应税凭证,不征收印花税;选项E按“营业账簿”缴纳印花税。
6.
【答案】ACDE
【解析】经济合同以立合同人为纳税人,所谓立合同人,是指合同的当事人,合同的当事人不包括担保人、证人、鉴定人。
7.
【答案】DE
【解析】营业账簿中的资金账簿,是反映生产经营单位“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金额增减变化的账簿。
8.
【答案】BE
【解析】在商品购销活动中,采用以货换货方式进行商品交易签订的合同,是反映既购又销双重经济行为的合同,对此,应按合同所载的购、销金额合计数计税贴花。甲乙双方各自应缴纳印花税=(1200+1000)×0.3‰=0.66(万元),双方合计应缴纳印花税=0.66×2=1.32(万元)。
9.
【答案】BCDE
【解析】选项A:对国内各种形式的货物联运,凡在起运地统一结算全程运费的,应以全程运费为计税依据,由起运地运费结算双方缴纳印花税。
10.
【答案】ABE
【解析】选项C:一项信贷业务凡是只填开借据并作为合同使用的,应以借据所载金额为计税依据计税贴花;选项D:对借款方以财产作抵押,从贷款方取得一定数量抵押贷款的合同,应按借款合同金额贴花;在借款方因无力偿还借款而将抵押财产转移给贷款方时,应再就双方书立的产权书据,按产权转移书据的有关规定计税贴花。
11.
【答案】BD
【解析】选项B:财产保险合同的计税依据为支付(收取)的保险费金额,不包括所保财产的金额;选项D:应税合同若在签订时无法确定计税金额,可在签订时先按定额5元贴花,以后结算时再按实际金额计税补贴印花。
12.
【答案】ACE
【解析】在印花税税目中,“权利、许可证照”和“营业账簿”税目中的其他账簿,适用定额税率,均为按件贴花,税额为5元。
13.
【答案】AB
【解析】选项A:企业改制中经评估增加的资金应按规定贴花;选项B: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有限公司接收被处置证券公司财产签订的产权转移书据,只对保护基金有限责任公司免征印花税,对应税合同或产权转移书据相关的其他当事人应照章征收印花税。
14.
【答案】ABCE
【解析】凡多贴印花税票者,不得申请退税或者抵扣。
15.
【答案】ABCD
【解析】选项E:印花税应税凭证应按照《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的规定保存10年。
16.
【答案】BCDE
【解析】选项A:在应纳税凭证书立或领受时即行贴花完税,不得延至凭证生效日期贴花。
17.
【答案】DE
【解析】印花税纳税人违反以下规定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处以2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以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1)凡汇总缴纳印花税的凭证,应加注税务机关指定的汇缴戳记,编号并装订成册后,将已贴印花或者缴款书的一联粘附册后,盖章注销,保存备查;(2)纳税人对纳税凭证应妥善保存。
18.
【答案】ABDE
【解析】选项C:伪造印花税票的,由税务机关责令改正,处以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以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9.
【答案】BDE
【解析】选项A:如果合同是在国外签订,并且不便在国外贴花的,应在将合同带入境时办理贴花纳税手续;选项C:对于全国性商品物资订货会上所签订合同应纳的印花税,由纳税人回其所在地后及时办理贴花完税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