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预防感染:建立消毒隔离制度,完善清洗设施。入室时应更换衣、鞋,接触新生儿前后均应洗手,避免交叉感染。每日用紫外线进行空气消毒一次,每次30~60分钟。每月作空气培养1次。呼吸道与消化道疾病的患儿应分室居住,并定期对病房进行消毒处理。
5.皮肤护理:新生儿出生后,可用消毒的植物油轻擦皮肤皱折和臀部,擦干皮肤给予包裹。每日沐浴1~2次,在喂奶前进行,达到减少皮肤菌落积聚和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脐部经无菌结扎后,逐渐干燥,残端1~7天内脱落。每日检查脐部,并用75%乙醇消毒,保持局部皮肤干燥,防止感染造成脐炎。
6.喂养:出生后30分钟左右可抱至母亲处给予吸吮。鼓励母亲按需哺乳。无法母亲哺乳时,首先试喂10%葡萄糖水10ml,吸吮及吞咽功能良好者,可给配方奶,每3小时一次。乳量根据婴儿耐受和所需热量计算,遵循从小量渐增的原则,以喂奶后安静、无腹胀和理想的体重增长(15~30g/d,生理性体重下降期间除外)为标准。按时测量体重,了解新生儿的营养状况。
7.预防接种:出生后3天接种卡介苗;出生1天、1个月、6个月时,各注射乙肝疫苗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