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职业资格 > 教师资格 > 考试试题 >

2012年山东省《小学教育学》全真训练题七(附答案)(1)

2012-05-30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题,每题有一个或多个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印度的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代印度教育主要控制在( )手中。

  A.婆罗门教

  B.印度贵族

  C.佛教

  D.印度平民

  E.印度皇帝

  2.关于夸美纽斯对教育学的贡献,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提出了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强调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规律

  B.提出了“泛智”思想,论证了普及义务教育的天然合理性

  C.首次提出并论证了“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自觉性”等教学原则

  D.提出了“学年制”思想,并首次从理论上论述了班级授课制

  E.将教育的本质概括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与改组”

  3.教育现代化的含义的几个方面包括( )。

  A.教育现代化是一种历史变化

  B.教育现代化是基于教育传统的现代化

  C.积极吸收国外的优秀教育成果

  D.教育现代化的实质是创造适应大工业社会生产和社会化生活方式的教育

  E.教育现代化是一种教育制度的变革

  4.“人的发展是由人的本能决定的,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只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是( )。

  A.英国的高尔登

  B.美国的霍尔

  C.美国的华生

  D.美国的吴伟士

  E.德国的施太伦

  5.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其原因有( )。

  A.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

  B.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

  C.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D.学校是学生和人交流最频繁的地方

  E.学校使学生时刻处在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当中

  6.建立素质教育的保障机制应该( )。

  A.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

  B.加大教育督导力度

  C.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

  D.加强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沟通和衔接

  E.重视开发民间资源

  7.( )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它是教育对经济向人才培养提出挑战的回应。

  A.应试教育

  B.创新教育

  C.高等教育

  D.思想教育

  E.新课改革

  8.热爱学生是教师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的具体体现,教师热爱学生必须做到( )。

  A.全面关心学生

  B.尊重和信任学生

  C.严格要求学生

  D.理解和宽容学生

  E.解放和放飞学生

  9.国家和政府对教师专业化的促进与保障措施是( )。

  A.加强教师教育

  B.制定法律法规

  C.提供经济保障

  D.加强学校的管理

  E.强化教师的自身修养

  10.独生子女的心理特点比较突出,其积极的心理特点有( )。

  A.智力发展水平较高

  B.进取心较强

  C.求知欲强,兴趣广泛

  D.思想活跃

  E.自我中心

  11.学生的受教育权包括( )。

  A.受完法定年限教育权

  B.学习权

  C.公正评价权

  D.选课权

  E.平等对待权

  12.课程按学生选择课程的自主性可分为( )。

  A.基础性课程

  B.拓展型课程

  C.研究型课程 D选修课程

  E.必修课程

  13.新课程标准与原来的教学大纲相比,产生了明显的变化,主要体现在( )。

  A.课程内容发生了变化

  B.课程功能发生了变化

  C.课程实施发生了变化

  D.课程管理发生了变化

  E.课程结构发生了变化

  14.教师要科学、合理地使用教科书必须( )。

  A.整体把握教材

  B.重点设计教科书

  C.充分利用教材

  D.及时引进新知识

  E.适当补充乡土教材

  15.新课程以( )为理论基础。

  A.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B.多元智能理论

  C.自然主义理论

  D.实践主义理论

  E.单一智能理论

  16.讲授法的具体方式有( )。

  A.讲述

  B.讲解

  C.讲演

  D.谈话

  E.讨论

  17.教师运用讨论法的基本要求是( )。

  A.做好提问准备

  B.加强评价和辅导

  C.讨论前要做好充分准备

  D.讨论中要对学生启发引导

  E.讨论结束时要做好小结

  18.常见的教案有( )三种。

  A.讲义式

  B.提纲式

  C.综合式

  D.单一式

  E.全面式

  19.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其具体要求是( )。

  A.明确目标

  B.内容正确

  C.方法得当

  D.组织有效

  E.体验积极

  20.贯彻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必须( )。

  A.讲明道理,疏导思想

  B.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C.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D.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E.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形成思维能力

  21.在进行德育时,可以采用( )等德育方法。

  A.说服教育法

  B.情感陶冶法

  C.实际锻炼法

  D.榜样示范法

  E.评比竞赛法

  22.实际锻炼法的主要形式包括( )。

  A.课堂常规训练

  B.实践锻炼

  C.学生守则训练

  D.卫生常规训练

  E.礼貌常规训练

  23.惩罚主要有三种形式,它们是( )。

  A.否定

  B.批评

  C.处罚

  D.责骂

  E.体罚

  24.我国小学德育的原则主要有( )。

  A.导向性原则

  B.疏导原则

  C.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D.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E.因材施教原则

  25.( )中指出:“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说明古代学校就十分重视课外活动。

  A.《学记》

  B.《论语》

  C.《大学》

  D.《中庸》

  E.《五经》

  26.课外活动是在教师和有关方面的指导和帮助下独立自主开展的,这是说明了课外活动( )的特点。

  A.组织上的自愿性

  B.内容上的广泛性

  C.形式上的多样性

  D.活动上的自主性

  E.组织上的强迫性

  27.班主任培养积极分子的基本要求是( )。

  A.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和培养积极分子

  B.班主任要把对积极分子的培养和使用结合起来

  C.班主任要鼓励积极分子独立工作

  D.要对积极分子严格要求

  E.要对积极分子的工作成绩加以肯定

  28.下列选项属于班集体特征的是( )o

  A.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与明确的奋斗目标

  B.健全的组织机构与坚强的领导核心

  C.严格的规章制度与严明的组织纪律

  D.正确的集体舆论与良好的班风

  E.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29.班级管理的基本环节包括( )。

  A.制定计划

  B.组织实施

  C.总结评价

  D.严格程序

  E.组织分析

  30.近年来新兴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有( )。

  A.比较法

  B.个案法

  C.教育行动研究

  D.教育质性研究

  E.教育叙事研究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5分)

  1.苏格拉底在教育理论上的最大贡献是__________,它为__________教学奠定了基础。

  2.古罗马的__________ 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他的代表作是西方第一本教育专著。

  3.1982年中共 第一次把教育列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 __________和__________ 为重点的教育。

  5. __________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6.教师的__________ 能力是最重要的,它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基本手段。

  7.我国从2001年开始推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__________取代原来使用的“教学大纲”概念。

  8. __________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

  9.明确阐述掌握知识与形成思想二者之间辩证关系的教育家是__________,他提出了“教学的教育性”观点。

  10.孔子要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这体现了教学的__________原则。

  11.德育由道德教育、__________、__________、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构成。

  12.孔子提出“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地了解学生,然后再对其进行教育,这体现了德育教育的__________ 原则。

  13. __________是教育者利用高尚的情感、美好的事物和优美的环境感染和熏陶学生的方法。

  14. __________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初稿)》中,第一次把课外活动正式列入教学计划。

  15.日本学者__________ 曾经强调:“学力是靠生活指导增长的,不彻底地进行生活指导,学力就低。”

  三、判断说明题(先判断正误,再改错;判断错误不得分;每题5分,共25分)

  1.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2.学生未完成作业,教师有权利不让他听课。

  3.美国学者布鲁纳在1949年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被认为是现代课程理论的奠基石。

  4.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直接经验。

  5.研究课题来源于问题,所以,教育实践中的所有问题都可以作为研究课题。

  四、简答题(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

  1.简述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2.简述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3.我国教师有哪些权利和义务?

  4.如何理解和执行课程标准?

  五、论述题(共2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试述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及其关系。

  2.试述一种新兴的教育研究方法。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