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部门领导要出国学习,安排你负责处里的工作,有两位老同志,老是找理由,不来上班,这时你怎么办?
【京佳点评】典型的人际关系类试题,这类试题需要考生在遇到问题时,首先有个良好的心态呈现给考官,要泰然处之,其次是能找到问题症结能对症下药,再次是对问题进行较为灵活有度的处理,分清轻重缓解,斟酌损益。
【参考思路】
(1)处长要出国学习,安排我负责处里的工作,是处长对我的信任,也是对自己的考验,我一定会圆满完成任务。
(2)遇到这种情况,要冷静处理,不可带有情绪,首先查找原因,看两位老同事是否是确实家里有困难,如果有困看,我会尽我所能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尽快回到工作岗位。同时,我也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看是否是自己的工作方式方法发生了偏差,我会在恰当的时间,在轻松的地点,和两位老同事真诚沟通,虚心向老同志请教、学习,取得他们的理解与谅解。
(3)在全处同志面前,要以诚实和小学生的姿态出现,并带头多干事、干实事。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总结经验教训,并在不耽误处长事情的情况下,适时向处长汇报工作情况。
七、2012年2月劳动模范张志娟在清扫大街时,突发脑溢血,生活不能自理,就连治病的钱也都没有着落。其所在单位标示:根据规定,人没死不能算工伤或视同工伤。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京佳点拨】
在社会主义文明国家发生这种现象,我觉得很遗憾,无论是劳动模范的利益还是普通劳动者或群众的利益都应该得到相应的保障。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
其一,制度不完善,让劳动者维权难,让单位执行难。《工伤保险条例》的确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才能视为工伤,并享受工伤待遇的规定。但公众对此规定早有微词,而相关立法部门却未能听取民意完善制度。可见其单位在无法律依据的前提下,无法执行相应的救助义务。
其二,相关单位未能以人为本。尽管国家法律的规定是刚性的,但通过执行者的“变通”、“参照”和人性化解读,对具体法律条文的适用却往往可以得到“刚柔相济”的效果。如果领导能出于对“劳模”奉献的尊重,对孤儿寡母的同情,对下属员工的激励,即便无法确定“工伤”,也会从其他渠道想办法给予救济照顾。而该单位的处理显然违背以人为本的理念,违背了基本的人道主义精神。
我认为,哈尔滨市香坊区城管局第二清洁中心对此事是负有责任的,应该承担其相应的治疗、赔偿责任。张志娟的情况,也符合视同工伤的标准,单位应该将此事上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章第三十六条明确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张志娟从事的是重体力劳动,并且当日累计工作时间已经超过了12小时,身体没有得到充分的休息,过度疲劳和劳累,导致她在工作时间突发疾病。哈尔滨市香坊区城管局第二清洁中心侵害了张志娟的工作权、健康权和休息权,应当承担其造成的后果,对张志娟的医疗、生活保障等权益给予赔偿。
八、同事喝酒喝醉了,领导派你送同事回家,但是同事当众骂你,那么你将怎么办?
【京佳点拨】
同事之间应该相互关心和帮助,我的同事喝醉酒,即使没有领导的安排我也会主动将他送回家。出现同事当众骂我的情况,说实话我确实是有些尴尬,但是我会理解同事是因为喝醉酒的缘故,并不会责怪他,还是要确保将同事安全送回家。
首先,正是因为我和这位同事关系比较好,他才会在喝醉后神志不清的情况下胡言乱语,甚至是所谓的“骂我”,日常情况下,也只有要好的朋友才会在喝醉酒后互相笑骂,这也是人之常情。我会向大家解释我和这位同事的友好关系,喝过酒的朋友也会理解,一笑了之。
其次,将这位同事带到洗手间洗洗脸,先做适当的休息,期间可以给同事喝些醒酒的茶水,待同事情绪稳定之后安排车辆亲自将同事送回家。并向其家人解释一些情况,以便家人能够及时处理。
最后,将同事送回家后,给领导打电话报告情况,请领导放心。
一个人在喝醉酒后管不住自己的嘴,神志不清,难免会出现胡言乱语的情形。这种情况只是我们工作和生活中很稀松平常的事情,我会豁达地看待,并不会因为这件事情记恨同事。相信同事在酒醒之后也会主动找我解释清楚的。
九、结合新近社会现象,谈谈你对“道德是市场经济的基石”这句话的理解。
【京佳点拨】
诚信是社会契约的前提,道德是商业文明的基石。作为人们共同的行为准则和规范,道德是构成社会文明的重要因素,也是维系和谐人际关系、良好社会秩序的基本条件。如果诚信缺失、道德败坏、是非不分、荣辱颠倒,文明底线失守,再好的制度也无法生效,再快的发展也会出问题。
比如“毒胶囊”和“皮鞋造老酸奶”事件再次提醒我们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受“皮鞋造老酸奶”影响,消费者对所有需要添加食用明胶的食品的质量安全的信任度骤降,不仅一些违规违法的企业破产被制裁,正规企业也受到较大影响,生产的果冻、奶制品企业产品销量也大幅滑坡,生产经营陷入困境。
新近发生的种种食品安全事件,诸如“细菌超标的老冰棍”或“美容过的致病土豆”事件所暴露的道德缺失,也向全社会发出了预警信号。道德是一切制度运行的社会土壤。在一个国家的文明框架中,道德与法律唇齿相依,缺一不可,必须做到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并举。在我们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一刻也不能放松道德建设。只有在全社会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大力加强公民道德、职业道德、企业道德、社会道德建设,在全社会形成诚信守法的良好环境,才能有效构筑牢固的社会文明防线,全面推进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十、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国务院决定拿出363亿元财政资金,对节能电子产品消费推广进行补贴。谈谈你的看法。
【京佳点拨】
对于这项政策我是拍手叫好。从目前的经济大形势来看,降低投资减少和出口减速带来的影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因此,在国内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能力上挖掘潜力、做足文章,是经济转型的需要,更是应对当前经济困境的唯一出路和不二选择。国务院决定拿出363亿元财政资金对节能电子产品消费推广进行补贴,标志着新一轮以财税为重点的刺激消费、拉动经济的政策开始起航。
我觉得这一政策会起到几个突出的作用:
首先,可以重燃民众特别是广大农村群众的消费热情,可谓是应对本轮经济低迷状况的“及时雨”。
其次,满足了居民对节能家电产品的消费需求,提高了民众的消费生活水准。
第三是实实在在的推广了节能产品,节约了能源,培养了老百姓节能低碳的生活消费意识。
最后,对于这项政策的施行,我提两点建议:
第一,好的政策必须有好的落实,一定要将这项政策落到实处,使补贴资金真正花到消费者身上,落实到节能电子产品的推广上;防止截留、骗取、冒领补贴资金等行为的发生,对存在骗补行为的推广企业和销售企业,取消其推广资格,加倍扣减相应的补贴资金,追究企业负责人的责任。
第二,财税刺激政策的力度与广度还需要提升。比如重点对中小微型企业和居民个人减税;下调水电气油等基础性商品的价格;降低过路费和景区门票,激活旅游业;降低兴办微小企业的门槛,减免税费并给一定额度的低息或者财政贴息的小额贷款启动资金扶持,以此来激活微观经济,带动就业;同时还要压缩三公经费,推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