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研频道 > MBA/EMBA/MPA >

MBA案例之奇瑞的发展(2)

2012-04-02 
奇瑞的发展

  切入成熟市场

  奇瑞将2005至2010年视为第二次创业阶段。奇瑞的造车理念,也从关注品质转向“更安全、更节能、更环保”的人文关怀层面。随着不断研发出更具国际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奇瑞同时加大了拓展欧美市场的力度,进人方式依然是寻找当地合作方,以求共赢。

  比如,克莱斯勒公司的车大多属于高油耗型,经济型小车几乎没有,因此在北美市场节节败退。在连续宣布减产后,克莱斯勒集团转而实施小型车战略。奇瑞在小型车领域的技术积累以及成本优势,吸引了克莱斯勒。2005年12月,双方签署了贴牌生产小型汽车,并出口到美国的框架协议。此外,新车还将在中国和东南亚、欧洲和中东等市场销售。

  2006年,奇瑞推出了自主研发的变速箱。拥有了自己的发动机与变速箱,奇瑞真正具备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也更助力进军发达国家市场。在实现自我供给之后,奇瑞开始进人全球零部件采购体系。同年,奇瑞发动机获得5000台美国订单,实现了中国自主品牌发动机零出口的突破。6月6日,奇瑞推出了中国首款酷越车NewCrossove奇瑞V5,平均售价2.5万美元。相对于美国的同类产品,奇瑞新车有着物美价廉的独特优势。从2007年起,包括这款车在内的五款车型将在美国销售。

  未来的挑战

  截至2006年11月,奇瑞轿车已在海外6个国家建立了7个工厂,在20个国家拥有了经销网络。在强手如林的国际汽车市场上,迟来的奇瑞可以说创造了一个不小的奇迹。这个奇迹或可归于两个因素:

  其一,产能和销量领先的厂商出口受限。一汽、东风、上汽等在与大众、通用、日产等跨国公司合资建厂时,签署了限制出口的协议,比如不能出口到对方母公司已有销售的区域,或出口必须得到对方的同意。因此,它们虽然占有很大的国内市场,却由于没有自己的品牌和核心技术,错失了国际化的机遇。某种程度上说,这让后起的奇瑞、吉利、华晨等自主品牌企业有了更多的机会。

  其二,也是最为重要的原因是,从1999年成立以来,奇瑞始终致力于自主创新、打造自主品牌。采取的策略是利用国际化技术资源,联合开发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比如,与世界著名汽车设计公司奥地利AVL共同开发奇瑞的18款发动机,还重金聘请海外专才参与奇瑞的汽车研发。2005年10月31日,奇瑞推出新一代发动机ACTECO,成为中国轿车的第一个“中国芯”。迄今,奇瑞自主开发并拥有了整车、发动机、变速箱三大核心技术,以及从微型轿车到中高档商务车的系列车型。

  然而,目前奇瑞的销量主体依然在国内,产销规模尚小,它的国际化也只是刚刚开始。通用、丰田、福特等跨国巨头通过全球范围内整合资源,布局研发、生产、销售网络、汽车金融服务体系,早已获得了系统竞争优势,超越它们无疑相当困难。作为中国新兴的汽车制造企业,奇瑞的赶超之路依然漫长而艰难。但是奇瑞坚持自主品牌、自主研发、海外建厂和拓展经销并举的国际化道路,无疑为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作为中国新兴的汽车制造企业,奇瑞的赶超之路依然漫长而艰难。但是奇瑞坚持自主品牌、自主研发、海外建厂和拓展经销并举的国际化道路,无疑为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