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务员频道 > 能力指导 >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巧解结论型试题(2)

2010-11-28 
结论型试题,又称推论型试题,是逻辑推理试题中很重要的一种类型题。这种题型是在每道题中给出一段陈述,而这段陈述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请应试者根据这段陈述从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能够从陈述中推出的最合理的结论。读书人整理

  2.归纳论点

  需要归纳论点的结论型题目,侧重于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字归纳能力。解答这类题目时,除了排除与题干信息不符的干扰项外,还需要考生通过上下文的阅读对论点进行概括总结,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2010·国考)

  85.在由发展中国家向经济发达国家前进的过程中,大量资本支持是必不可少的条件,而高储蓄率是获得大量资本的必要条件。就目前来说,中国正处于经济起飞时期,因此,储蓄率高是当前经济发展中的一种正常而合理的现象。由此可以推出:( )

  A. 有了大量的资本支持,就可以实现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跨越http://www.reader8.net/

  B. 有了高储蓄率,就可以获得大量的资本支持

  C. 如果没有获得大量的资本支持,说明储蓄率不高

  D. 如果没有高储蓄率,就不能实现向发达国家的转变

  【答案】D

  【解析】题干有两个断定:(1)只有大量资本支持,才可向发达国家前进;(2)只有高储蓄率,才可获得大量资本。结合必要条件的假言推理:否定前件则否定后件,肯定后件则肯定前件。由此可推知,只有D项符合题意。故选D。

  对需要归纳论点的题目,即要对整个语段所要表达的主旨进行概括,类似于阅读理解,解题时要首先弄清题干的论证结构,找出中心句、关键词和论据;如果是单纯的说明性文段,也要找出关键词和重要信息点。

  总的来说,考生通过阅读题干和选项,对比二者之间是否存在差异来找出与题干一致或不一致的选项。除了上面例题中出现的考查可推出的情况,有些题目的提问方式是“不能推出”或“推不出”,考生在审题时要特别注意,避免在考试时犯低级错误。

  除了上面介绍的两种结论型题目,公务员考试中还会出现其他类型的题目。这类题目没有统一的解题思路,需要根据具体题目进行具体分析。

  3. 结论型试题解题原则

  针对结论型试题,有一些原则也是我们应当遵循的,并且以此可以提高做题速度和正确率。在此,的老师们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如下:

  (1)问题先于题干原则

  阅读题干前先看问题,根据问题判断属于哪一类题型,再带着问题阅读题干陈述部分可以很快理清思路,找出正确答案。

  (2)紧扣题干答题原则

  题目陈述部分是整个题目的精髓所在,应坚持紧扣题干答题原则,不可随意加入个人的主观臆断。因为逻辑判断题其前提与结论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结论决不能超出前提所规定的范围。因此,应试者在答题的时候,必须严格按照题目给出的陈述假设来进行推理,不能因觉得给出的陈述假设不太合乎常理,或与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有偏差而忽视题目中所陈述的事实,并随意掺入个人的看法和观点,这样的话很容易选错答案。

  (3)化繁为简原则

  在遇到比较复杂的判断推理题的时候,可以把需要推理的内容借助符号、图形、表格等形式直观化,可以帮助应试者快速、准确进行选择。

  (4)巧用方法原则

  要根据题目的特点,充分利用解答选择题常用的方法——排除法、代入法。因为利用这两种方法很多时候都无须让推理进行到底,很多情况下在推理的过程中就已经排除掉了三项,这样在帮助考生选择出正确答案的同时也节省了很多时间。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