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练习】
1.小刚是一名17岁的职业高中学生,在2000年10月5日国庆节放假期间,他潜入某单位办公室,窃得手提电话3部。在公安机关对此案进行侦查时,下列哪些内容属于刑事诉讼的证明对象?
A.小刚盗窃的事实
B.小刚的的年龄
C.2000年国庆节期间放长假的事实
D.小刚犯罪后的表现
【答案】 ABD
【解析】 C项属于众所周知的事实。
2.下列案件能够作出有罪认定的是哪一选项?
A.甲供认自己****了乙,乙否认,该案没有其他证据
B.甲指认乙****了自己,乙坚决否认,该案没有其他证据
C.某单位资金30万元去向不明,会计说局长用了,局长说会计用了,该案没有其他证据
D.甲乙二人没有通谋,各自埋伏,几乎同时向丙开枪,后查明丙身中一弹,甲乙对各自犯罪行为供认不讳,但收集到的证据无法查明这一枪到底是谁打中的
【答案】 D
【解析】根据《刑事诉讼法》第46、47、162条,
《刑诉解释》第58条规定,A中只有口供,没有其他证据不能定罪;B中只有被害人陈述,没有其他证据,也不能定罪;C中不能互相印证的口供,不能定罪;D中二人并非共同犯罪,但既有口供,又有子弹、被害人等证据,比较起来,只有D项是最有理由可以作出有罪推定的。
3.在一起诽谤案件中,江某以李某捏造事实、致使自己的名誉受到巨大损害为由,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要求人民法院追究李某的刑事责任。在法院审理过程中,江某和李某向法院提出申请,要求调取新的证据。据此,对于本案,负有证明责任的人员应当是:
A.江某
B.李某
C.李某和江某
D.李某仅有责任证明自己不构成犯罪
【答案】 A
【解析】 自诉案件的证明责任由自诉人承担。
4.某公司被盗手提电脑一台,侦查人员怀疑是王某所为,王某一开始不承认,但后来经过刑讯承认了盗窃事实,并供述已将电脑卖给刘某,同时还说他之所以拿公司的电脑是因为公司拖欠了其6个月的工资。侦查人员找到刘某后,刘某说电脑又倒卖给了秦某。秦某起初不承认,侦查人员威胁他:“如果不承认就按共同盗窃论罪!”秦某害怕,承认了购买电脑一事,并交出了电脑。此案中下列哪些证据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
A.王某承认盗窃事实的供述
B.王某有关公司拖欠他工资的辩解
C.秦某的证言
D.手提电脑
【答案】 AC
【解析】 王某承认犯罪事实是因为受到刑讯,而秦某提供的证言系因胁迫而作出,因此都是违法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定案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