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务员频道 > 能力指导 >

2011年国家公务员新大纲行测复习指导:阅读理解(2)

2010-10-30 
从命题角度分析,阅读理解部分的考查角度很多,主要分为主旨概括题、意图推断题、细节判断题、词句理解题、衔接排序题及其他类型的试题。

  第一节 主旨概括题

  核心知识

  主旨概括题要求考生通过阅读一段文字进行概括归纳或把握文段的中心主旨,考查了考生在短时间内准确理解文段主题及概括的能力。通常考生可以通过一些关键词来判断一道题是否是主旨概括题,比如“主旨”“主要”“核心”“主题”“中心”“概括”等提法。

  通常来说,主旨概括题有如下几种提问方式:“这段文字的主旨是……”“这段话主要讲述的是……”“这段话主要谈的是……”“这段文字主要表达的是……”“这段文字主要介绍的是……”“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对这段文字复述最准确的一项是……”等。针对上述几种常见的提问方式,考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试题,力求在最短时间内选出正确选项,为后面的题目节省时间。

  将主旨概括题细分,又可以分为主旨题和概括题两类。下面分别详细介绍两类试题的作答方法,供考生参考。

  1.寻找题干主旨句

  主旨类试题主要考查考生对题干给出文段整体的理解概括能力,而非对某句话的理解或分析。主旨题的解题思路在于考生需要找到主旨句或核心句,即能够承载文段主要内容的语句,然后在备选项中选出与主旨句意思最匹配的一项,即为正确选项。因此,考生一旦判断出某道题为主旨概括题,第一方法就是从题干中找出这段话的主旨句,以快速作答。

  主旨句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心句”,相信大家对此并不陌生。在文段中,主旨句可能在段首、段中或段末。考生可结合具体文段进行具体分析,不可一概而论。位于段首的情况是“总-分”的形式,即先点明主题,然后围绕主题展开论述,一般来说,这种情况比较简单,考生很容易分清。位于段中的情况一般为“分-总-分”的形式,即先引出所要论述的问题,再给出答案,然后进一步对答案加以解释说明,一般来说,这个“答案”就是文段的主旨。位于段末的情况为“分-总”的形式,先摆出论述的种种不同情况,最后总结出其共同之处,作为文段的结论,这个结论就是文段的主旨。

  除了上述三种情况之外,还有一些题目没有明显的主旨句,但是考生通过简单的判断和分析,可以发现这段文字是围绕某个观点进行展开说明的,再仔细观察备选项,肯定有一个是对文段主旨的准确概括。其他有明显错误或以偏概全的,考生可快速排除。

  2.巧用关联词分析概括题

  概括题需要考生找到文中的核心观点,又要兼顾其他语句所表述的内容,进行高度概括和总结。因此,此类试题的正确答案既要突出主题句,又要对其他语句进行概括总结。在阅读理解中,并不是所有的文段都有明确或隐含的中心句,这时就需要考生找出文段的重点句,再进行进一步的总结归纳。对此,考生可以巧妙地利用关联词迅速准确地找到这个文段的重点句,进而快速作答。

  (1)转折后是重点句

  主题句出现在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之后,如“但是”“可是”“只是”“不过”“然而”“却”“其实”“事实上”“实际上”等。这个道理不难理解,语言在表达的过程中是讲求策略的,通过转折这一方式引起对方注意恰好符合这种策略。因此考生只要在浏览文段的过程中迅速寻找到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进而找到主题句即可准确作答。http://www.reader8.net/

  (2)结论后是重点句

  主题句出现在表示结论关系的关联词之后,如“因此”“所以”“因而”“可见”“总之”“言而总之”“综上所述”“概而言之”等。通常一段话结束后都要用结论性的语句总结归纳,从而达到重申重点的目的。而考生在阅读文段的过程中就要有意识地去寻找结论型的表述语句,这往往就是该文段的主题句。

  (3)递进后是重点句

  主题句出现在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之后,如“而且”“并且”“并”“也”“还”“甚至”“更”等。作为语句表达的主体,要想体现该句的重要性,往往通过使用递进的关系加以强调,这种方式为我们所熟知。正是这种常用的语言表达习惯可以帮助我们迅速准确地寻找到主题句。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