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等级:少失分的保证
基础等级是高考(论坛)对写作的基本要求,它包括以下降项内容:1、符合题意;2、符合文体要求;3、思想健康,感情真挚;4、中心明确,内容充实;5、结构完整,语言通顺;6、书写规范标点正确。下面就学生作文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着重谈以下三点:
一、准确规范。“准确”是我们要准确把握话题的主旨,要看清度量的解说与要求,话题材料中的每一句话都可能有许多深刻的内涵。如2003年作文题中,“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识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这句话有于我们把握题旨。而“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这句话能大大拓展我们的写作思路。“规范”是指书写规范、标点规范、文体规范等。尤其是文体要规范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我们提倡写作典范的记叙文和议论,千万不要出现“四不像”的文章。
二、内容充实。就记叙文而言,“内容充实”就是要求记叙文要素完整,人物事件具体实在,有惟妙惟肖的描写,有含蓄深沉的抒情。学生作文中最容易犯的毛病是只有长的叙述,没有精彩的细节。就议论文而言,“内容充实”就是要求议论要素明晰,有鞭辟入里的分析,不能以“论点+论据”的形式结构全篇。相当一部分学生写作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无话可说。高三学生应该关注社会,多读书,广泛储备写作素材。多找一些话题来思考:如人才、教育、环境、资源、网络等,平时有积累、有感受,考试时就有话可说。
三、感情真挚。“感情真挚”的具体要求是:第一,合乎实际,合乎整理、合乎自然。第二,感情充沛,格调健康不低沉。第三,字里行间流露的感情要直抒胸臆,要与文章的主旨保持高度的一致,不是外加上去的,不是无病呻吟的,不是无限拔高的。大部分得分较低的记叙,除了语言贫乏、结构混乱的文章外,往往是那些无病呻吟、胡编乱造、穿靴戴帽的文章。我们应该写自己熟悉的生活,有独到的生活体验更好,一般不提倡编写那些缺乏生活经历和阅读体验的故事。所谓写真实,并非单指写真人真事,而是要把笔下的形象写得真实可信,不能想当然地编造情节。
材料:司马迁忍辱活下来,完成了《史记》,受到人们的称赞:“不食嗟来之食”的“饿者”牺牲了生命,至今受到人们称誉。现在的年轻人也总爱谈自己的人生价值。请以“人生价值”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存在即价值
从儿时的不知天高地厚到现今的谨小慎微,面对新环境时的措手不及和受到挫折时的妄自菲薄,让人迷惑,甚至对自己的存在产生了怀疑,“我为什么要活着?”“活着有什么意义?”
看过刘墉的一篇文章,其中写道:在一次许多国家参加的长跑竞赛中,跑在最后的是一位不知名的小国选手,途中许多运动员因为得奖无望而中途退场只有他努力中完了全程,当然成绩不甚理想。事后许多人问他为什么要坚持跑完,要知道参赛的那几个超级大国的选手都是长跑中的高手,妄想夺得名次简直是人说梦。但那位小国的选手却说,我跑不是为了名次,而是为了向世界证明我们的存在。
我们也许并不出众,没有惊人的天才;也许并不伟大,没有机缘巧合成为英雄;甚至并不怎么完美,仍然拥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但我们存在,我们在努力地生活,活出自己的风采。那位小国的运动员虽然没有得奖,却向世人证明了牌子的价值自己的存在,同样我们也可以,就算不出众,不伟大,不完美,仍可以因自己的存在而感受到价值。
一切的意义都建立在“存在”二字上,“我思故我在”说的很好,可“我在故我在”我更喜欢——从世间的每一个人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存在价值,虽然许多人看见的仅仅是存在而没有价值,但那是有的。
[例文]自然与心灵
城市化和机械化的浪潮席卷全球,我们习惯用机械征服自然的“成就”来标榜我们的先进与成功,但与此同时,我们却被喧闹的机器声遮住了耳朵被辉煌的成就挡住了眼睛。人本身越来越远离了自然。
毫无疑问,我们现在的这种悖离是十分危险的。自然不仅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更是我们心灵深处的最后堡垒。释迦牟尼在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无助后觉得极端苦闷和忧郁时,是大自然敞开了博大的胸怀接纳了他,让他在菩提树下参悟自然的奥秘与生命的真谛。卡尔维诺笔下那个极具反叛精神的“树上男爵”在被日常生活中不可名状的压力折磨得透不过气来的时候,竟决定在树上度过自己的一生。他在充满了自然精华的茂密森林之中表达着自己对广大地的无限热爱和对无拘无束的蓝天的觉悟向往,学者林斤澜在那非常的十年间几乎失去了面对现实的勇气,但当他来到昆明湖畔时,他感受到了温暖的阳光、平静的湖面和坚实的大地,顿时“心中有一个地方莫名地震颤起来——自然多美好”!于是他又坚定了活下去的信念。
自然与心灵的联系是如此紧密,凡是发自内心热爱自然的人,他从中得到的是心灵的再一次净化。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不热爱自然甚至破坏自然的人会具有一颗体恤生命力的悲悯心灵。心灵之火的迸发源于对自然精华的领悟,只有将自己置身于自然之中经受它的种种考核和磨砺。我们才能称为一个真正具有灵魂的人。《鱼王》中的阿基姆是一个具有不屈精神的俄罗斯人,面对周围恶劣的自然条件和窘迫的生活状况,他选择了坚定的抗争,正因为如此,他才能体会到自然强人的力量——人只能敬畏自然度珍惜她所做的施舍。是大自然使他认识到人类的渺小和柔弱,是大自然告诉他只有坚强才是心灵的守护神。所以当他看到一个自己十分厌恶的人奄奄一息时,毫不犹豫地伸出援助之手,硬是在天寒地冻的西伯利亚将一个几乎死掉的人救了回来。而阿基姆这一切行为的精神动力只是出于一个人的本性——是自然将人的本性还给了人。
自然是人类的老师!她教你要超脱,要坚韧,要宽容,而我们却用大烟囱里冒出的浓浓黑烟加以拒绝。当蜗牛面对自己感到的越来越沉重的危机,我们是否该醒悟点什么呢?
点评:该文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材料的丰富,所举事例既有小说中人物又有现实中人物,还有宗教人物和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真是目不暇接,然而作者顺手拈来,组织有序。作为一篇当堂完成的命题作文,写得如此得心应手,文思泉涌,盖得力于平时的积累。
重在有创新:作文是以创造性思维为重要特征的写作活动。“发展等级”要求“有创新”既是鼓励学生培养创造品质、创造思维和创造技能。
见解新颖:要使自己的文章出新,同学们务必要有创新思维意识。具体说来,一是要培养求异思维的能力。生动深刻地写出事物的另一面,是求异思维的一种表现,其核心是标新立异。世界万事万物老师对立统一的,但事实上人们总习惯于认识事物的这一面,而忽视那一面。若能用逆向思维破除“历来如此”的思维定势,反其意而思之,就会有独到的发现。用发展的眼光,写出事物由“旧”转“新”的变化,是求异思维的又一种表现。例如,“美,是一种负担”、“人生不妨做几回错事”、“‘第一名’的副作用”等,都是以发展的眼光观察事物转化的合理性。这样的文章往往出奇制胜,闪耀着另类的思想光辉。
培养批判思维的能力:对于一种假设、理论或观点,判断其正误;对于纷繁的社会现象,激浊扬清;对于艺术作品,分辨其审美价值的高低——这些都要运用到批判思维。要有胆识,大胆走出作文图解政治、“泛政治化”的故道,见微知著,披沙拣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