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考频道 > 高考生物 >

2009年高考大纲导读:生物 第三章(大纲版)(3)

2009-03-02 
  生命的物质基础   (1)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   (2)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   细胞是生命单位   (1)对细胞结构、功能的认识   细胞膜/细胞质(基质与细胞器)/细胞核(核膜/染色质与染色体)。   细 ...

  ②遗传特征的发生有3个基本原因

  *质基因的存在是细胞质遗传的物质基础。

  (线粒体、质体--包括叶绿体基因的存在)

  *精子未向受精卵传递质基因。

  *有丝分裂分配质基因随机性强。

  (7)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

  示意图:

  ①都包括编码区和非编码区

  *编码区--含有编码蛋白质序列。

  *非编码区--有调控序列和RNA聚合酶结合位点。

  ②主要区别是:

  *"真核"编码区有内含子与外显子间隔;

  "原核"编码区是无内含子的连续结构。

  (8)基因工程

  1)基因工程的含义

  *按人的需要,体外进行DNA加工--改造或重组基因。

  *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使之得到表达,实现定向改造生物性状的目的。

  2)基因工程的工具

  *限制性内切酶--基因剪刀。

  (识别序列、粘性末端)

  *DNA连接酶--基因针线。

  *运载体--基因运载工具。

  运载体条件:能在宿主细胞中复制并稳定地保存;具多个限制酶切点,以便与外源基因连接,具标记基因,便于筛选。

  常用运载体:质粒、噬菌体、动植物病毒等。

  3)基因工程的步骤

  ①提取目的基因

  ②将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

  *重组DNA过程

  ③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利用运载体的侵染及重组DNA在受体细胞中扩增。

  (受体细胞是细菌时,用氯化钙细菌的目的是增加细菌细胞壁通透性)

  ④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

  *利用运载体的标记特征,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已被导入;

  *根据目的基因控制的特殊性状出现与否,证实目的基因表达与否。

  4)基因工程的应用

  例:①应用工程菌的药品生产;

  ②应用DNA探针法的基因诊断;

  ③应用基因导入法的基因治疗;

  ④应用转基因方法改良生物品种。

  (9)XY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

  ①通过染色体组成分析,了解常染色体与性染色体的形态特征

  *正常男、女染色体分组:

  男44+XY   女44+XX

  *XY性别决定与ZW性别决定的特点不同。

  ②伴性遗传是由于异形性染色体之间存在"非同源区段"

  伴X隐性遗传--人群表现男多于女。

  例:人类红绿色盲、血友病

  伴X显性遗传--人群表现女多于男。

  例:抗维生素D佝偻病。

  (10)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以现代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成果为主要依据,以自然选择学说为基础的进化理论。

  1)自然选择学说的要点

  *4个要点:过度繁殖、遗传变异、生存斗争、适者生存。

  *"自然选择"是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

  自然选择学说科学地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以及生物多样性和适应性。

  2)现代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

  ①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

  (基因库的发展观点)

  ②突变和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可遗传变异的来源)

  ③自然选择决定进化的方向。

  (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观点)

  ④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

  (生殖隔离是种间的分界线)

  *什么是物种与种群?

  *什么是基因库与基因频率?

  *什么是隔离与生殖隔离?

  生命活动的调节

  (1)植物生命活动调节

  1)向性运动与生长素的调节作用有关

  ①向性运动及其实验设计。

  *植物的向性运动

  ②生长素的发现及其调节作用。

  *胚芽鞘向光性实验。

  单侧光照、切去尖端、局部遮光,分别发生了怎样的结果、引出什么结论?

  *琼脂块接触实验。

  *如何证明吲哚乙酸是植物生长素?

  *具有哪些性质的物质可称作植物激素?

  *怎样证明生长素产生的部位、分布和运输的特点?

  *怎样证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有何规律?

  *怎样证明顶端优势与生长素调节作用有关?

  *整枝、扦插、无籽果实、防止落花落果、杀灭田间杂草,应用了生长素调节的哪些原理?为什么常用生长素类似物?

  2)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是多种激素协调作用的结果

  (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乙烯、脱落酸)

  (2)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1)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①兴奋的传导。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在神经细胞间传递是单向的。

  ②突触的结构与联系方式。

  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后膜和突触间隙组成,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神经兴奋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

  *什么是神经冲动?

  2)高级神经活动的调节

  *高级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

  *大脑皮层躯体运动代表区的特点:皮层代表区大小与功能复杂程度有关,交叉支配。

  运动性失语症及听觉性失语症。

  3)体液调节及其主要内容

  ①体液调节是指激素、CO2等化学物质通过体液传递调节人体生理功能。

  与神经调节相比反应速度慢、范围广、时间长。

  ②主要内分泌腺及其主要激素的作用。

  *甲状腺及甲状腺激素。

  *性腺(睾丸与卵巢)及性激素(雄激素、雌激素、孕激素)。

  *脑垂体前叶及生长激素、催乳素、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后叶及抗利尿激素。

  *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及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生长激素释放抑制因子。

  *胰岛(A细胞、B细胞)及胰高血糖素、胰岛素。

  *肾上腺及肾上腺素、醛固酮。

  *胸腺及胸腺素。

  ③反馈调节机制

  ④激素间的协同作用与拮抗作用

  4)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是什么?

  ①如何区分行为的类型?

  *动物行为:动物个体对体内外变化(刺激)作出有一定适应意义的反应。

  *按特殊意义区分:生殖行为、育幼行为、防御行为、觅食行为、领域行为等。

  *按形成的基础区分:先天行为(趋性、反射、本能等)、后天行为(印随、模仿、条件反射、判断、推理等)。

  ②动物行为的主要生理基础

  *性行为与育幼行为,主要与性激素调节有关。

  *先天行为主要由非条件反射控制。

  *后天行为主要通过条件反射形成。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