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考点
三十一、以故意杀人罪论处的法定情形:
一是非法拘禁使用暴力致人死亡的;
二是刑讯逼供或暴力取证致人死亡的;
三是虐待被监管人致人死亡的;
四是聚众“打砸抢”致人死亡的;
五是聚众斗殴致人死亡的。
三十二、转化型或以抢劫论的认定:
这种情节在刑法典中大致有三处:
一是第267条第2款的规定,携带凶器抢夺的,定抢劫罪而不定抢夺罪;
二是第269条的规定,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转化为抢劫罪;
三是第289条的规定,聚众“打砸抢”,毁坏或者抢走公私财物的,对首要分子,应以抢劫罪定罪处罚(注意:这种情形下不论是抢走而非法占有财物,还是毁坏而根本没占有财物都定抢劫罪,而不定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这也是立法上的一个特例)。[第二百八十九条 聚众“打砸抢”,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毁坏或者抢走公私财物的,除判令退赔外,对首要分子,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三十三、针对特定对象的盗窃行为之定性:
(1)行为人盗窃信用卡后使用的,根据第196条第2款的规定,应定盗窃罪而非信用卡诈骗罪;
(2)行为人盗窃增值专用发票或者可以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根据第210条第1款,应定盗窃罪;
(3)邮政工作人员私自开拆或者隐匿、毁弃邮件、电报而从中窃取财物的,根据第253条第2款应定盗窃罪;
(4)以牟取暴利为目的,盗接他人通讯线路,复制他人电信号码或者明知是盗接复制的电信设备、设施而使用的,根据第265条的规定,应定盗窃罪;
(5)以练习开车、游乐等目的,多次偷开机动车辆,并将机动车辆丢失的,根据《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2条第(四)项规定,应定盗窃罪(这也是一个特例,因为从理论上很难推断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6)盗窃技术成果等商业秘密的,根据《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2条第(六)项规定,应以《刑法》第219条侵犯商业秘密罪定罪处罚。
(7)盗窃某些特定对象的,如枪支、弹药、爆炸物、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武装部队公文、证件、印章,以及军人盗窃武器装备、军用物资等行为,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这些盗窃行为由于侵犯的主要不是公私财产所有权而是其他特定的管理制度,所以不定盗窃罪,分别根据《刑法》第127条的盗窃枪支、弹药、爆炸物罪、第280条的盗窃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第375的盗窃武装部队公文、证件、印章罪、第438条的盗窃武器装备、军用物资罪定罪处罚。对此不要混淆。考/试\大编辑整理
(8)行为人盗窃正在使用中的交通工具、交通设备、电力(燃气)设备、易燃易爆设备、通讯设备、广播电视设施以及这些设备(施)上重要的零部件,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同时构成盗窃罪和破坏交通工具等危害公共安全犯罪,应以想像竞合犯对待,择一重罪处罚。
(9)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2条第5款规定:“为掩饰盗窃罪行或者报复等,故意破坏公私财物构成犯罪的,应当以盗窃罪和构成的其他罪实行数罪并罚。”
三十四、偷开机动车犯罪认定:
(1)为盗窃其他财物,盗窃机动车辆当犯罪工具使用的,被盗机动车辆的价值计入盗窃数额;
(2)为实施其他犯罪盗窃机动车辆的,以盗窃罪和所实施的其他犯罪实行数罪并罚;
(3)为实施其他犯罪,偷开机动车辆当犯罪工具使用后,将偷开的机动车辆送回原处或者停放到原处附近,车辆未丢失的,按照其所实施的犯罪从重处罚;
(4)为练习开车、游乐等目的,多次偷开机动车辆,并将机动车辆丢失的,以盗窃罪定罪处罚;
(5)在偷开机动车辆过程中发生交通肇事构成犯罪,又构成其他罪的,应当以交通肇事罪和其他罪实行数罪并罚;
(6)偷开机动车辆造成车辆损坏的,按照故意毁坏财物罪定罪处罚;
(7)偶尔偷开机动车辆,情节轻微的,可以不认为是犯罪。
三十五、同一主体不能构成挪用公款罪却可以构成贪污罪:
根据《关于对受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人员挪用国有资金行为如何定罪问题的批复》,对于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国有资金归个人使用构成犯罪,应当依挪用资金罪定罪处罚。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这类人员将国有资金非法据为已有的,依《刑法》第382条第2款的规定,应定贪污罪。另外,这类人员挪用国有资金归个人使用的行为不能定第384条的挪用公款罪,因为其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的身份。[注解:这样的批复简直是在捉迷藏,或者说是开玩笑,完全凭自己的兴趣解释,主观随意性太大,可见其水准!]
三十六、冒充军警人员进行犯罪活动的处理方法;
在刑法分则中,有三个地方分别对此作了相应的规定:
一是如果冒充军警进行抢劫的,应作为抢劫罪的(情节)加重犯,在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的范围处罚(第263条);
二是如果冒充人民警察招摇撞骗的,应定招摇撞骗罪,并从重处罚(本条第2款);
三是如果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的,应定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第372条)。可见,同样是冒充军警,如果是进行抢劫的,则定性一样,如果是招摇撞骗的,则定性不同。
那么如果冒充武警进行招摇撞骗的,应如何定性?根据《刑法》第450条的规定,在我国,军人的范围包括人民武装警察,所以,冒充武警与冒充民警进行招摇撞骗行为的定性有所不同,前者构成372条的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而后者则构成本条的招摇撞骗罪。因为武警属于军人的范畴,而民警则属于国家机关(公安机关)工作人员的范畴。考/试\大编辑整理
三十七、挪用公款行为中的数罪并罚情形
根据《关于审理挪用公款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解释第7条的规定:因挪用公款而索取、收受贿赂(主要是在借给他人使用的时候),构成犯罪,依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即以挪用公款罪与受贿罪实行并罚;如果行为人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而该非法活动本身又构成犯罪的如走私、赌博等,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三十八、受贿与斡旋受贿的区别:
[例题:下列哪几种行为构成受贿罪? [正确答案:ABCD.]
A.利用自己的职务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
B.利用自己的职务便利,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
C.利用自己所处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
D.利用自己的职权,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
特别友情提醒:受贿为请托人谋取利益的性质不论,而斡旋受贿必须是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
三十九、行贿罪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是行贿罪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
二是介绍贿赂罪只限于向国家工作人员介绍贿赂;
三是介绍贿赂人或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其介绍贿赂行为和行贿行为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四十、“滥用职权”是指国家工作人员超越法律、法规赋予的职权,擅自处理其无权决定、处理的事项,或者不顾职责的程序和宗旨随心所欲地处理事务。
“玩忽职守”是指国家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其职责应当履行的义务。
3COME考试频道为您精心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更多信息在http://www.reader8.net/ex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