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建筑工程 > 土地估价师 > 复习指导 >

房价与土地成本的基本知识(1)

2008-12-22 
在许多西方国家,政府总是提前控制拟建的高速公路两侧的土地,以保证政府持有因市政基础设施改善连带的土地升值部分,用以补贴市政建设费用。  

经过近十年的市场运行,房地产市场正逐渐走向成熟。相对市场化的部分主要为建安成本,其次包括财务成本和税费。如果发展商内部管理比较规范,不存在机会主义和寻租的空间,则建安成本伸缩的余地很少,这也意味着建筑商的利润是市场的平均利润。  


  作为生产资料,土地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性。由于建国后几十年来我国一直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并在相当长的时期处于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的阶段,为防止土地资源过多地集中于私人手中,出现社会财富和资源的不公平分配,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土地资源从未有过真正的市场化。从某种程度而言,这保障了社会的稳定,但同时也使得级差地租的形成及土地价格的判断标准有失科学性,从而成为当前制约房地产市场规范化发展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土地成本目前存在相当程度的扭曲,这种情形与上世纪80年代末价格双轨制时期出现的状况极其类似。这种扭曲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因拆迁成本过高导致危改小区土地成本过高       
  拆迁成本过高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的拆迁往往不是市场行为,而是政府行为。这就造成一种十分奇特的现象:城区内1平方米危房的拆迁补偿已高达10,000元人民币(指北京——编者加)。该价格明显不符合市场规律。    
  实际上,拆迁成本过高意味着通过一种非市场的机制,或者说通过一种政府批准的社会福利机制将新房屋购买者的利益转移给旧房屋的拥有者。它在两个方面有违社会的公平原则:一方面,它剥夺了部分危旧房居住者愿意接受低拆迁成本改善居住条件的权利,而不得不等待外在的拆迁安排;另一方面,新房屋消费者被无辜地转嫁了不合理的土地成本。在美国和其他西方发达国家,城市核心区的旧房屋通常十分便宜,城市核心区的空心化使城区的改造相对容易。国内现行的拆迁政策得到了既得利益者——拆迁户的拥护。但基于拆迁成本过高造成房价过高从而对房屋购买者产生的影响,远远不如拆迁补偿对拆迁户的影响那么直接和深远,所以房屋购买者不会意识到是由于拆迁成本高而导致房价高,从而有不满情绪。这是典型的制度行为现象。如果体制不改变,未来中国城市的改造将越来越难。    
  (二)土地供应渠道不畅,也使土地成本增高   
  由于中国一直处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中,土地资源从政府控制到进入市场的过程中,应建立一种很好的机制使土地能以公开、公平的原则进入房地产市场到达房地产开发商手中。在前几年的房地产市场运作中,土地资源往往由政府直接以划拨或出让的形式给予由政府控制的房地产公司。这些土地资源如果完全由这些公司开发,以其现有的资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