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关单填制复习指导。
第一节 概述
一、 报关单的含义:它是进出口货物的收/发货人或其代理人, 按照海关规定的格式就进出境货物的实况做出的书面申明,以此要求海关对其货物按适用的海关制度办理通关手续的法律文书。
二、了解报关单的类别。 (四种分类方式)
三、了解报关单各联的用途
四、了解填制报关单的一般要求。
五、熟悉考试时的出题方式:
(一) 结合所给资料, 用单项选择的方式填制报关单。
(二) 结合所给资料, 从已填制的报关单中查找错误。
第二节 报关单填制的大致思路
一、 了解报关单(手工填写)的结构。(分表头和表体两部分, 共设47栏, 除“税费征收情况”和“海关审单 批注及放行日期签字”两栏外, 其余各栏均由报关员填写)
二、 准确理解各栏名称的含义; 熟悉已知资料的结构和内容; 正确筛选填写内容并将其对号入座。
三、 熟悉发票 装箱单 提运单据的格式结构及各栏目的具体内容。
四、 弄清填制时所需要的信息来源:
A.已知信息;
应在已知信息中直接查找的: 经营单位; 备案号; 进/出口日期; 申报日期; 收/发货单位; 许可证号; 境内目的地/境内货源地; 批准文号; 随附单据; 出口生产厂家; 部分备注内容。
B.发票/装箱单/提运单据;
应在所给单据中(发票/装箱单/提运单据)查找的: 进/出口口岸; 经营单位; 运输方式; 运输工具名称; 提运单号; 结汇方式; 启运国(地区)/运抵国/地区; 装货港/指运港; 成交方式;件数; 合同协议号; 包装种类; 毛重; 净重; 集装箱号; 标记唛码及备注。
C.自主判断。
需根据海关通关管理要求自主判断填报的内容:贸易方式; 征免性质; (进口)征免比例; (进口)用途; 部分备注内容。
各栏内容的具体填报方法
(一) 进/出口口岸: 货物实际进(出)我国关境口岸海关的名称。
注意:
1.需填写的是进境地/出境地“海关”名称,而非“口岸”名称。
2.如在已知信息中提供了该“关区代码”(四位数), 应一并填入。
3.一般从“已知信息”中查找。
(二) 备案号: 企业办理加工贸易合同或征减免备案手续时, 海关给予的加工贸易手册(共四类)以及原产地证书等各类备案审批文件的编号。
注意:
1.“一单一号”。
2.长度为12位。(第一位为标记代码并必须与“贸易方式”及“征免性质”等栏目相协调, 如: A为备料加工/B为来料加工/C为进料加工/D为加工贸易不作价设备/Z为征免税证明/H为出入出口加工区的保税货物的电子帐册)
3.从“已知信息”中查找。
(三) 进/出口日期: 运输工具申报进境/办结出境手续的日期。
注意:
1.长度为8位(05年新), 顺序为年4位, 月 日各2位。
2.无实际进出境的报关单填报办理申报手续的日期。
3.从“已知信息”中查找。
(四) 申报日期: 海关接受申办货物进/出口手续的日期。
注意: 具体填报方式同上。(按8位填报)。
(五) 经营单位: 签订并执行进出口合同的境内企业或单位。
注意:
1.该栏由单位名称和单位编码两部分组成。(缺一不可)
2.单位编码指进出口企业在所在地主管海关办理注册登记时, 海关给企业设置的注册登记编码。
3.“编码”由十位数字组成: 1—4位为企业属地的行政区划代码; 第5位为市经济区划代码; 第6位为进出口企业经济类型代码(共八种类型); 第7—10位为顺序号)
4.五种特殊情况下的填报要求:
A.合同签订者和执行者(与外方结算货款者)之间的选择;
B.无经营权与有经营权企业之间的选择;
C.外商投资企业委托进出口企业进口时, 应填报前者(并在标记唛码及备注栏内“委托某进出口企业进口”;
D.有报关权而无经营权的企业(编码第6位为“8”的企业)不得填报为“经营单位”;
E.援/赠/捐的货物可直接填报货物接受单位的名称及临时代码。
5.从 “已知信息”或“发票” “提单” 中查找。
(六) 运输方式: 载运货物进出关境所使用的运输工具的分类。
注意:
1.应填报规范的运输方式名称或代码, 如: 江海运输/2; 航空运输/5等(具体见<<运输方式代码表>>)。
2.“进口转关”的按抵达进境地的运输工具填报; “出口转关”的按驶离出境地的运输工具填报。
3.从“装箱单”和“提运单据”中查找。
(七) 运输工具名称: 载运货物进出境的运输工具的名称或编号。
注意:
1.“一单一名”。
2.“海运”填报格式为: “船舶英文名称” (Vessel; S/S)或编号 + “/” + “航次号”(Voyage No.)。 (如: “ABCD/123”)
3.“空运”填报格式为: (05年新)直接填报“航班号”(如: “KZ0225”)。
4.从“装箱单”和“提运单据”中查找。(一般显示在“Carrier” / “Per” 项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