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研频道 > 考研政治 >

2009考研政治: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2)

2008-12-02 
本章主要讲述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和当前世界政治发展的特点两大方面的内容。重点是政治多极化。此外,联合国的地位与作用,反对霸权主义与恐怖主义问题也是重要内容。

  3.世界多极化是在曲折中发展的,多极化格局的形成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是因为:①美国的霸权主义和构建单极世界的图谋,是多极化趋势发展的最大障碍。②冷战思维依然存在、南北贫富差距的扩大,以及民族分裂和宗教纠纷等,也会对多极化趋势产生各种干扰和冲击。③多极化格局的形成是世界各种力量重新组合和利益重新分配的过程,由此将产生多种不确定因素,世界多极化进程将充满矛盾和斗争。
  4.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多极化格局使世界各种力量逐渐形成既相互借重又相互制约与制衡的关系,有利于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实现各国人民对和平、稳定、繁荣的新的美好追求,也有利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抓住机遇、发展自己。我们要顺应历史潮流,积极促进世界多极化,推动多种力量和谐并存,保持国际社会的稳定。
  (二)国际形势总体和平。局部战乱,热点地区的和平努力
  1.国际形势的总体态势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加速推进,全球和区域合作方兴未艾,国与国相互依存日益紧密,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国际形势总体稳定。
  同时,世界仍很不安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局部冲突和热点词题此起彼伏,全球经济失衡加剧,南北差距拉长,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
  目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形势的基本态势是: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
  2.热点地区的和平努力
  中东地区被称为“火药库”,这里是世界最动荡和地区。中东地区持续动荡不安的主要原因在于这里地处欧、亚、非三大洲联结处的战略地位,丰富的石油资源,错综复杂的民族矛盾,宗教纠纷及外部势力的干涉。
  中东问题主要是指阿以矛盾,核心是巴勒斯坦问题。其焦点问题是:一,领土问题,即巴勒斯坦人最终能在多大范围内建立自己的家园;二,耶路撒冷问题,由于耶路撒冷为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等三大宗教的圣地,其地位问题便成为巴勒斯坦问题的主要症结;三,难民问题,目前登记在册的巴勒斯坦难民有350多万,其安身问题若得不到公正解决,必将影响中东乃至世界的稳定。
  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发生很大变化,为解决阿以冲突提供了较好的外部条件,特别是2003年4月,中东和平“路线图”出台,2004年10月,以色列提出的“单边行动”计划,使中东和平进程增添了许多因素。但是,阿以冲突的解决仍然面临以下难题:第一,美国对以色列的偏袒以及力图控制中东地区是阿以冲突的外部影响因素;第二,以色列政府过分迷信武力,导致包括哈马斯在内的巴激进组织不断从事自杀性爆炸活动,使以巴对抗加剧;第三,泛阿拉伯主义和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与犹太教的宗教冲突是重要的因素。
  (三)大国关系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大国之间的首脑外交空前活跃,大国纷纷建立战略伙伴关系,这是大国关系调整的两个基本特征。1996年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第二次访华时,中俄两国领导人率先提出双方要建立“平等、信任、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1997年5月法国总统希拉克访华,中法宣布建立“面向21世纪的全面伙伴关系”。1997年10月底到11月初,江泽民主席访美,中美两国领导人决定“共同致力于建立中美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以后相继出现中日建立面向未来的长期睦邻友好关系,中英声明要发展全面的伙伴关系,俄法确立发展“优先伙伴关系”,俄印(度)宣布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日俄表示要努力朝着“真正伙伴关系”发展。
  大国间“战略关系”、“伙伴关系”的特点,不同于冷战时期的“同盟关系”、“集团关系”,它不是以军事合作为基础,共同对付第三国,而是一种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车的平等互 利、共同合作的关系。
  大国关系调整的主要原因有:面向21世纪,争取有利的战略地位;国家利益的地位上升,集团利益的地位下降;改变观念,以合作、对话代替对立、对抗;相互借重又相互牵制。
  大国关系的这种深刻变化,既是国际政治格局多极化的产物,又会反过来进一步促进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有利于国际形势继续缓和,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
  (四)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作用加强,同时遭遇挑战
  随着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联合国的作用一度得到加强。90年代,它在维护和平、核军备控制和裁军方面,做出了积极有益的贡献;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它还是大国调整相互关系以及发展中国家相互交流、维护权益、共同推动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的最重要场所。但是,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联合国的作用有所削弱,遭遇了挑战,主要是:联合国在机制、结构、运作、管理、功能、作用和使命方面存在着不少问题和不足之处;某些大国无视联合国的存在,需要时用之,不需要时弃之,2003年美英绕开联合国攻打伊拉克就是明显例证,严重损害了联合国权威;财政问题仍然是联合国的一个严重问题。为了适应国际形势的巨大变化和迎接严峻挑战,联合国机构面临新的调整和改革。
  (五)经济因素和文化因素对世界政治的影响
  冷战时期的经验教训证明,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军事力量的强大必须有足够的经济技术力量作为基础。因此,冷战结束后,各国都更加重视把发展经济、科技放在首位,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不断上升,对世界政治影响日益增大。表现在:经济安全将成为国家安全的主要内容;经济手段成为实现政治目的的重要方式;经济利益成为各国制定外交政策的基本出发点;经济外交将更加兴盛。
  经济因素对世界政治影响日益加大的原因在于:科技革命、经济发展直接导致各国综合国力的强弱和升降,从而影响到世界政治的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成为各国的首要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结果往往导致政府的更迭,从而对世界政治发展产生影响;经济全球化使各国各地区联系更为密切,也使世界政治发展更趋复杂;经济利益成为各国关系发展的主导因素,经济成为外交的主要内容。
国际关系中经济因素的作用日益增大,并不排除和取代政治、军事因素的作用,在一定时期文化因素也会成为国际社会中的突出问题,而影响国际关系的发展。世界文化发展的大趋势无疑是各国的相互补充和相互吸取,各种文化的交流在规模和深度上都超越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同时,文化上的相互融合也不是无限的,差异在缩小,但价值观念的差异始终存在。就世界文化因素,界价值体系,又不能像某西方学者那样,过分强调不同文化的冲突方面。对国际关系发展而言,我们既不能认为全球化必然会促成同一全球的文化,形成同一的世界观。
  在我们这个星球上,由上千个民族所组成的近二百个国家,不仅存在着自然环境的差异而且经历了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这就形成了各种社会制度、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各国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
  (六)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
  (1)所谓传统安全胁主要指军事威胁,非传统安全胁,是相对前者而言的,包括恐怖主义、贫困、环境恶化、毒品等。目前国际安全问题更加趋向多元化,传统安全因素和非传统安全因素相互交织。冷战以后,环境问题、难民问题、恐怖主义问题、计算机网络犯罪、金融犯罪等非传统安全问题已日益具有全球性质,成为国际安全的重要议题。“911”事件将恐怖主义的问题更加突出出来。
  (2)现代恐怖主义恶性膨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与和平与发展问题长期未能得到解决,尤其是冷战结束后南北差距的拉大,民族宗教矛盾日益尖锐,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发展以及极端宗教势力、民族分裂势力的抬头有密切关系。
  (3)日益猖獗的恐怖主义活动严重地威胁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已成为国际社会的一大公害。中国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国际社会应加强合作,标本兼治,防范和打击恐怖活动,努力消除产生恐怖主义的根源。
  (七)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新的表现
  世界一方面迅速向多极化发展,另一方面,美、日、欧等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又在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处于优势地位。因此,它们会利用自己的优势向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推行西方的经济、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实行新的冷战。霸权主义的新表现:①强迫别国接受和照搬自己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②利用“民主”、“人权”甚至“价值观”等问题,任意干涉别国内政;③凭借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到处侵略。1999年3月24日至6月10日,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对南斯拉夫联盟的轰炸,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一次突出的表现,也是美国霸权主义新发展的表现。
  在冷战结束后,美国霸权主义新发展的表现是多方面的: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急剧膨胀,目标是“领导整个世界”;在东西两线建立为美国霸权主义服务的军事集团或军事联盟,构筑由它主导的全球安全体系.加大军事投入,大力发展高技术武器(NMD,TMD);企图主导国际经济新秩序,在经济、贸易、科技、金融等领域建立全球霸主地位;向社会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发动新的冷战;鼓吹“人权高于主权”、“主权有限论”、“人道主义干涉论”、“新干涉主义”、“为价值观而战”等种种荒谬论调,为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制造新的“理论”依据,力图使它们的霸权行径“合法化”。
  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在本质上与战争有共同之处,都把本国的利益凌驾于其他一切国家的利益之上,凭借经济军事实力,对其它国家进行控制、干涉和侵略,造成世界动荡不安,成为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为了维持国家独立主权、维持世界和平和发展,维持按本国国情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必须反对国际关系中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而作出不懈的努力。
  [小结与重点]
  1.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及面临的挑战。
  2.世界政治多极化发展的趋势、原因与作用。
  3.当今国际形势的总体局势及地区热点问题。
  4.大国关系调整的原因、特点及影响。
  5.反对恐怖主义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