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研频道 > 考研英语 >

2009年考研英语考前必做三套模拟试题(一)及答案(8)

2008-11-27 
    Section ⅠUse of English

  1.[答案] B 本题考查形容词词义辨析。

  [解析]本句意思是:拥有大量资本不仅可以带来经济和政治权利,还可以获得丰厚的利润。extensive “大量的,广泛的”,可以修饰profit;quantitative “量的,定量的”;comprehension “综合的,全面的”;sophisticated“复杂的,世故的”。根据句意,大量的资本或广泛的资本拥有量用extensive来修饰,所以答案选择extensive。

  2.[答案]B 本题考查副词辨析。

  [解析]根据上下文判断此处是转折逻辑关系,argued提示这里前后两句是转折关系,因此选however。意思是:然而,最近历史学家争论说社会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他们称之为后工业社会。moreover表递进关系,therefore表会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他们称之为后工业社会。”moreover表递进关系,therefore表因果关系,nevertheless意思是“尽管如此,仍然,然而”。

  3.D 本题考查名词词义辨析。

  根据上下语义考查工业的发展中发展的用词,此处讲的是后工业社会是社会发展的新阶段。evolution“演变,发展”,符合文意。aggression“侵略”;proficiency“熟练”;productivity“生产力”。

  4. D 本题考查形容此词义辨析。

  根据上下文中的large amounts of capital 和huge amounts of capital,此处应当选表示“量大”的词。dominant“最重要的,最突出的”;impressive“给人印象深刻的”;magnificent“壮丽的,宏伟的”,均不合文意。significant“重要的,重大的”,是正确答案,它表示这个数量的重要性。

  5. A 本题考查近义词词义。

  本句意思是“后工业社会的一个变化就是拥有大量资本不再是惟一的或是最重要的利润和权势来源”。component“组成部分,元件”;element“成分,元素”。

  6. C 本题考查形容词词义辨析。

  knowledge指精神财富,material指物质财富。本句意思是“资本能带来利润和权势,知识也能带来利润和权势”,因此选material。其他选项:adequate“足够的”;profitable“有利可图的”;spiritual“精神的,心灵的”。

  7. C 本题考查语义逻辑。

  根据上下文,有钱的资本家可以买到知识,这显然是一种弊端,一种问题,故选problem。advantage“优点”;consequences“后果”;potential“潜力”。

  8. C 本题考查语义逻辑。

  此空应填入的是一个关系代词,引导定语从句。本句意思是“上文提出的论点(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特别是富有的资本家可以用钱买到保持利润和权势所需的专家和知识。”9. A 本题考查语义逻辑。

  在转折语义逻辑下前后句中的用词又具有语义的相对性,句首连词but表明本题意思与上文矛盾,意思是“但是这并不是否认知识的重要性”。

  10. A 本题考查名词词义辨析。

  emergence “出现”与下文新兴工业相呼应。innovation“革新,更新”;extinction“灭绝,消亡”。所以这个考题应选择emergence作为与后面语义照应的选项。

  11. B 本题考查介词短语。

  根据前一句话的语义总结,后文中的详细解释和说明是一种具体的详细地细化过程,而这一句话就是一个细化过程,本句是对新兴工业做进一步的举例说明。

  12. B 本题考查动词的近义词辨析。

  本句意思是:遗传工程和计算机技术使许多新公司诞生。facilitate意思是“使便利,促进”。13. A 本题考查固定搭配。

  in line with是固定搭配,意思是“与……一致,按照”;need for sth.“需要”;in doubt“不肯定的,不确定的”;be a match for“配得上的,可匹敌的”。

  14. B 本题考查动词词义辨析。

  本句中it是形式主语,此句意思是:根据对后工业社会理论的批判,我们必须认识到……。idealize“使理想化”;supervise“监督,管理”;summarize“总结,概括”。

  15.A 本题考查动词短语。

  本句接着指出后工业社会的另一缺陷,即资本雄厚的大公司很快要插手进来,夺走知识产业的大部分利润。step in有“走进,介入”的意思。settle down“安顿,解决”;lean over“探身,倾斜”;turn out“结果是,原来是”。

  16.B 本题形容词词义辨析。

  本句意思是“知识除带来利润与权势外,在其他方面越来越重要”。accessible意思是“可获得的,易接近的”;abundant“丰富的,充裕的”。

  17.D 本题考查固定搭配。

  表示某个行业只能用industry一词,service industries是固定词组,意思是服务业。

  18.D 本题考查固定搭配。

  in the pursuit of knowledge 意思是“追求学问,学习知识”;in control of“控制”;mastery“精通,熟练”;in search of “寻找”。

  19.A 本题考查名词词义辨析。

  此处意思是“不懂英语在美国长期以来就是一种严重的就业障碍”,下文的hinder一词也提示此处应选handicap,妨碍。penalty意思是“惩罚”。

  20.D 本题考查固定搭配。

  本句意思是“但我们已经发展到了这样的时刻,不懂电脑使更多的人受到阻碍,注定他们一辈子只能干低报酬的非技术性的工作”。condemn sb. to sth./to do sth.意思是“宣告某人要受的惩罚,判某人刑”。confine sb. to意思是“将某人限制在”,不合文意。

  译文

  资本主义的一个基本特征是主要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大量资本的私人占有会带来高额的利润和经济政治权力。不过最近有些理论家认为我们的社会已经到达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称作“后工业化”社会。在这种社会中的一个重要的变化是大量资本的私人占有不再是惟一的或者是最重要的利润和权势的来源;知识与资本一样也能带来利润和权势。

  上述理论也存在许多问题。其中的一个问题就是富有的资本家可以购得他们所需的知识来保证他们的利润和权势。不过这并没有否定知识在发达的工业社会的重要性,新兴的工业也证明了这一点。例如,基因工程和新的计算机技术创造了许多新的公司,也使许多科学家发财致富。还有一点是与对后工业社会的批评相一致的,那就是必须认识到已经控制了大量资本的公司马上会涉足这些基于新知识的行业,并获得大部分利润。

  从有钱有势的人往下看,我们仍然发现知识越来越重要。许多新的高科技职业属于中上层阶级,但有更多的新的工作是属于低技能、低报酬的服务行业。一种以知识为基础类似于等级制度的东西出现了。年轻时在知识上过于落后的人会发现以后几乎不可能赶上,无论他多么努力。许多年来,在美国不会英文是一个严重的障碍。但是现在的发展趋势是,不懂计算机会成为许多人的障碍,而且迫使他们只能从事低技能、低报酬的工作。

    Section Ⅱ Reading Comprehension

  Text 1

  21.[答案] C

  [解析]

  通读全文可知,此文是对一篇题为The Future of English的研究报告的介绍,该报告对英语教学在世界范围的发展做了预估。据题干中的“in a decade”可知,此题答案应在第一段。该段第2句说,今后10年中将有20亿人学英语,30亿人说英语。我们知道,目前世界人口有60亿,50亿占其中83%。由此可知,C项中的“over 80%”与此相符,其中popular with意为well liked by people(受人们喜爱的/接受的)涵盖了learn 和speak,为正确答案。A项的200 million(2亿)与Two billion (20亿)相差10倍。B项的global(全球的)未免过分。D项的master(learn or understand sth. completely精通;掌握)并非一般的learn 或speak所能达到的。故皆不可取。

  22. D

  [解析] 题干中的“linguistic globalization”(语言全球化运动)出自第2段第1句。该句说,“其他语言,例如法语,有成为‘语言全球化运动’牺牲品的危险”。文章末段又说,英语并非是惟一广泛传播的语言。据此判断,D项说法最为妥当。其余3项皆与文意不符。

  23. A

  [解析] 题干中的thriving period相当于第2段第2句中的boom(风靡期)。请注意介词“by+时间名词”意为not later than; before(不迟于;在……之前)。据此,只有A项与“by 2050”意思相符。其余3项皆超出了此意。

  24. B

  [解析] 题干中的factored sth. in(=included sth. in把……因素包括在内)出现在第4段末,答案必在该段。该段第1句说,此报告是compiled by looking at various estimates from the Unesco on…(在仔细核查了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对……提出的各种估计数字的基础上编写的),并未提到B项中的directions(提示)和designs(计划),故B项应属EXCEPT之列。A、C、D三项皆可在该段找到根据,其中C项相当于文中的demographic projections(人口统计预测)。

  25. C

  [解析] 题干中outsourcing(外购/包)一词出现在第6、7两段。第6段说,……由于外包合同有利可图,一些有包工竞争力的国家,从幼儿园开始就大力推行英语教学。第7段则进一步说,外购所提供的潜在财源使得马来西亚中学里的数学和理科课程都在用英语教授。据此,只有C项体现了此意。A项的English subjects 意为“英语科目”。B项与文意相悖。D项的transition(转变)与文意不符,文中只说有更多的大学选择用英语授课。

  译文

  研究人员说,到2015年,全球将有一半人口会说英语或者学习英语。英国委员会预测说,未来十年内会有20亿人学习英语,会说英语的人口将达到30亿。

  其他语种,比如法语,将会沦落成“语言全球化”的牺牲品。不过据《英语的未来》的作者大卫·格兰德说,英语的蓬勃发展将终止于2050年,此后,英语语言教学自身将会成为英语扩张的受害者。

  格兰德的研究建立在电脑模型的基础上,考虑到了全球对英语语言教学的种种需求。这位在电视大学专攻教育和语言研究达25年之久的研究者指出,该模型还纳入了从现在到2050年间学生人数的可能性变化。

  该模型的编纂综合考虑了多方因素,涵盖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规定、人口预测、政府教育方针和留学生流动指数等多方面。此外,教育改革,以及包括像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等会影响世界人口的因素,在模型中也都悉数予以考虑了。

  在研究发现的基础上,格兰德先生预计说,英语浪潮将会波及全球。许多国家,尤其是刚独立不久的国家,基于实用目的,都会引入英语教学。

  “鉴于英语在商业圈中的主导地位,这些国家为了能在有利可图的外购合约等等商业活动中得以展开竞争,就会从幼儿园开始大力推广英语。”

  在马来西亚的初中,包括数学、科学等科目都是用英语授课的。然而,随着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以及全球更多的高校采用英语授课,英语科目本身的教学需求将呈下降趋势。

  格兰德先生预测说,英语的发展将止于2050年。英语学生将从20亿锐减至5亿。随着英语在全球的扩展,越来越多的人将会两种语言甚至多种语言,这在商业界是极为有利的。但是英国人学习其他语言的名声却一向欠佳。

  报告还表明,英语并不是惟一向全球扩张的语言,全世界也不会被英语一统天下,世界将会是多语并存的。格兰德先生说,汉语、阿拉伯语和西班牙语都很流行,也都可能会成为世界主要语种。

   Text 2

  26. [答案]A

  [解析]这是一道句意题。第一段描述了波特迷们的世界性狂热,没有人能躲过哈利波特狂潮,暗示哈利波特的吸引力不可抵挡,所以A项为正确答案。

  27. D

  这是一道例证题。文章说到Rowling应邀朗读一事是为了说明此次商家的行为比较低调,这种举措并不常见。故此答案为D。

  28. D

  这是一道作者观点题。依据“in return for what now appears to have been a steal: some $500,000.”,作者称之为steal,可知答案为D。

  29. C

  这是一道主旨题。段落的主要意思是华纳按Rowling的要求做了,严禁过分的商业化。故答案为C。

  30. D

  这是一道推论题。A项可以从上面推测到,但并不是最后一段的引申,B项,本文对华纳采取的政策时予以肯定的,C项与本文内容相反,前文说华纳不想过分商业化Potter,最后一段重申这种做法的正确性,并说市场调研表明Potter迷们的激情未减,可以推论,公司在未来还将保持这一策略。故答案为D。

  译文

  也许只有在Hogwarts魔术学校受训并成为魔术师的小男孩才能产生如此大的魅力,造就有史以来最大的销书狂潮。6月20 日,无论在世界的什么地方,午夜的钟声一响,他的追随者就蜂拥而至,抢购1000万册《哈利波特和菲尼克斯命令》中属于自己的一本。书店半夜开门,送货公司招募更多的雇员、租用更多的卡车。相关的玩具、游戏、DVD及其他商品处处皆是。哈里波特热潮无所不在。

  然而,波特的世界很奇怪,事情与往常不一样。尽管易于激动的媒体(包括《经济学家》杂志也乐于宣传这样一个全球化的经典之作)帮着鼓吹J.K. Rowling的第五部小说的发行,出版商所做的最大胆的宣传不过是请Rowling小姐到伦敦皇家阿尔伯特大厅朗读一段,并在网上实况转播。拥有除出版权之外与哈里波特有关的一切的好莱坞,动作也不多。真是不可思议,商标的拥有者说,为了保护与哈里波特相关的权利,他们正试图保持低姿态,真的够低。

  Rowling小姐于1998年与华纳兄弟,美国在线时代华纳的一部分,签订了合约,赋予电影厂独有的许可及商品开发权,而她所得到的现在看起来十分廉价:约50万美元。华纳许可其他公司使用哈里波特的人物形象生产产品,Rowling小姐也从中分得一大块,使她比女王还富有——只要你相信英国Sunday Times所列的富人名单。这是一个增值的过程:书籍为电影搭建平台,电影促进书的销售,书的销售又带动哈里波特产品的销售。

  从全球来看,哈里波特的前四册已被翻译成55 种语言的文字,并销售2亿册;两部电影的票房也达到18亿美元。怎么说,这也是令人震惊的成功,尤其是Rowling小姐还一直要求不要将哈里波特过于商业化。与她的要求一致,华纳说他们一直很小心,至少按好莱坞的习惯标准来说是这样,无论是发放哪类许可还是发放给谁都这样。华纳对Coca-Cola实施了严格的要求,坚持哈里波特的形象不能出现在易拉罐上,而目前正将许可的发放进一步严格化。Coca-Cola太大众市场化了,不能持用波特商标。

  与华纳的交易使得商品的开发多系于电影本身。还没有官方认可的与《哈利波特和菲尼克斯命令》相关的产品出来,《哈利波特和阿兹卡班囚徒》也没有,后者是第三部书的电影版,电影将在2004 年6月发行。华纳也认为,Rowling小姐的创作是一种不同的商品,它具有长期的潜力,用好莱坞的闪电式营销方式会破坏它的前景,电影厂的哈里波特全球商标经理Diane Nelson就这么认为。她还说,由于更多的系列还未出版,不能将读者疏远很关键。“市场研究表明,波特迷们对波特的激情并没有消减”。

   Text 3

  31.C

  [解析] 本题考查事实细节。第一段第二句中who引导的定语从句介绍了菲尔•麦格劳博士的观点。他告诉人们"要忍气吞声,找自己的问题而不要抱怨或责备其他人"。因此[C]正确。

  32.D

  [解析] 本题考查推理引申。第二段第五句提到,正如马克•佩瑟在他对菲尔博士的精彩简介中告诉我们的,电视工作组起初害怕观众会被他"面对现实"的强硬建议惹怒(be offended)。因此[D]正确。

  33.A

  [解析] 本题考查词义理解。tough一词出现在第二段第六句,该句指出,观众渴望这种tough谈话。其上文提到,电视工作组起初害怕观众会被菲尔博士"面对现实"的强硬(stern)建议惹怒。因此tough talk指的就是上文stern advice,即呼吁人们"面对现实"的建议。因此最接近的含义是[A]。

  34.B

  [解析] 本题考查推理引申。第一段提到,菲尔博士告诉人们要找自己的问题而不要抱怨或责备其他人。第二段最后两句提到,菲尔博士呼吁人们"面对现实"的建议不是革命性的建议,甚至没有考虑到影响人们行为的基本因素,但它仍然是有意义的,并得到了公众的回应。比如,它在我们对"9•11"事件的反省中就很有意义。由此可推知,作者认为对待"9•11"事件我们可以采用菲尔博士的建议,即面对现实,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不把责任推卸到别人身上。因此[B]正确。[A]在第二段倒数第二句的括号中出现,是作者认为菲尔博士的建议中可能忽略的一些重要因素,并不是作者建议大家做的事情。[C]也无从推知。[D]项是根据第二段倒数第三句臆造的选项,也不是作者提倡的观点。

  35.C

  [解析] 本题考查写作目的。文章最后作者提问到,有这么多的利害关系在里面,媒体难道不应该关注吗?到底是谁愚蠢呢? 由上文可知,"这么多的利害关系"指的是"对国家和世界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愚蠢"是在回应"新闻秘书长批评新闻界过多报道伊拉克问题是自寻烦恼的愚蠢行为",显然,作者是在讽刺布什政府一意孤行地发动战争。因此[C]正确。

  译文

  是什么让菲尔•麦格劳博士如此受欢迎?为什么这么多电视观众和读者都喜爱这位如同钢铁战士一般,告诉他们要忍气吞声,找自己的问题而不要抱怨或责备其他人的心理学家?显然,奥普拉•温弗里为此作了许多工作。她让博士在她的电视节目上频繁亮相而出名,并联合制作了新的节目--"菲尔博士"秀,该节目很可能成为今年秋季最火爆的白天档节目。但是我们决定把菲尔博士作为封面人物并不仅仅因为他是个天才。我们认为他的成功可能反映了美国人时代观念的一个有趣的转变。也许是我们最终厌倦了受害者学的文化?

  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因为在我们之中有许多令人痛心的真正受害者。男子虐待妇女的数字仍然惊人,种族偏见和歧视仍然以微妙或明显的方式存在着。但现如今,几乎每个人都可以找到治疗师或律师来让他们相信职业关系或健康方面的问题都不是自己造成的。正如马克•佩瑟在他对菲尔博士的精彩简介中告诉我们的,电视工作组起初害怕观众会因为他 "面对现实"的强硬建议而被惹怒。但事实上,观众渴望这种一针见血的谈话。其实,我们每个人都知道应该对自己所做的决定负责,因此它也许不是革命性的建议(可能会忽视像下意识的冲动这样的重要因素),但它仍然是一条得到很大反响的重要信息,比如一年后的今天,我们就从"9•11"事件中总结个人经验教训。

  让我们追溯到位于德州克劳福德镇的大牧场(畜牧农场),布什总统在那里对伊拉克问题的态度仍然含糊不清。他最后答应卷入战争之前会与国会和盟国磋商,并表示不会立刻发动攻击(他说"我是一个有耐心的人")。但如今,即使当布什政府谈论"制度变革"和向海湾地区派兵的时候,几乎也没有达成共识。布什团队还嘲笑新闻界过多地报道了伊拉克问题。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称它是"疯狂的活动",新闻秘书长阿里•弗莱舍说它是"自寻烦恼的愚蠢的行为"。但是正如迈克尔•赫西在头条新闻中报道的那样,共和党内部已经产生了很大的分歧,党内一些重要的有经验的人士指出,布什在行动前需要考虑国内和世界舆论以及战争对全球的影响。有这么多的利害关系在里面,媒体难道不应该关注吗?到底是谁愚蠢呢?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