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研频道 > 考研政治 >

09考研政治冲刺必杀技:《邓论》考点预测一(2)

2008-11-27 
  考点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

  (1)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2)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3)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考点9“三个代表”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三个代表”之间是辩证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考点10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1) 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揭示了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使我们党的理论和党的领导始终保持先进性的途径。

  (2) 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揭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真谛和精髓。

  (3) 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揭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

  考点1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表明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理论高度,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面向2l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21世纪头20年,是一个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将长期面对以下三个重大课题:一是要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牢牢掌握加快我国发展的主动权。二是要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实现共同富裕。三是要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肩负的历史使命,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始终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些重大课题指明了方向。

  (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三、 科学发展观

  考点12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根本依据、现实基础和重要借鉴

  (1)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提出科学发展观,就是要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认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提高想问题、办事情不可脱离实际的自觉性。

  (2) 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出现了新的阶段性特征。我们必须科学分析和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

  (3) 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借鉴。当代世界各国的实践表明,发展不仅仅是经济的增长,而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的发展决不能重复其他国家走过的老路,而必须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科学发展观深刻总结了世界发展的经验教训,吸收了当今世界各国关于发展的积极成果,顺应了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

  考点13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始终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要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2)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全面回答了科学发展观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3)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是指各方面都发展;协调,是指各方面的发展要相互适应;可持续,是指发展进程要有持久性、连续性。我们必须按照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4)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注重实现良性互动,着力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

  (5)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6)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20世纪头20年,是我国的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我国的发展既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这里的关键在于,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我们要站在能否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高度,来深刻认识和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

  考点14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在领导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等一系列重要思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江泽民在领导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提出了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等一系列重要思想。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来源。

  (2) 科学发展观将在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发展和完善。

  考点15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1) 科学发展观把发展生产力作为首要任务,把经济发展作为一切发展的前提,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的观点。

  (2)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作为推动发展的主体和基本力量,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是历史发展主体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

  (3) 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发展和协调发展,强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注重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之间普遍联系、辩证统一的基本原理。

  (4) 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强调要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

  (5) 总之,科学发展观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用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化了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是指导我们认识发展的根本观点。

  考点16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1) 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2) 科学发展观深刻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进一步指明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3) 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出发,着眼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求我们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4)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关系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特别说明:本文由3COME考试频道(www.reader8.net/exam)编辑精心为您收集整理,仅供大家参考,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