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研频道 > 考研政治 >

09考研政治冲刺必杀技:《邓论》考点预测一(1)

2008-11-27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考点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考点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考点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一、 邓小平理论

  考点4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领导了两次伟大的革命,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

  (1) 第一次飞跃及其理论成果:第一次伟大革命由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党全国人民完成。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这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它的主要创立者是毛泽东,我们党把它称为毛泽东思想。

  (2) 第二次飞跃及其理论成果:第二次伟大革命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进行的。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建设实践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这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它的主要创立者是邓小平,我们党把它称为邓小平理论。

  考点5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理论基础与社会历史条件

  (1) 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对世界形势和时代发展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根据。

  (2) 邓小平理论是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依据。

  (3) 邓小平理论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

  (4)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考点6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1)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是全党全国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第一,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第二,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

  第三,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做出了新的科学判断。

  (2) 邓小平理论是指导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理论,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考点7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历史依据和现实依据

  (1) 时代背景:我们所面对的外部世界已经发生并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第一,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这种新变化对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先进性,稳固自己的执政地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二,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经济全球化既带来空前机遇,也带来严峻挑战。第三,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科技的发展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世界的变化格局。如何使我国能够走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前列,是摆在我们党面前的重大课题。第四,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这对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2) 历史依据: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就是能否从本国的实际出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进行理论创新。

  (3) 现实依据:国情与党情的新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一是社会上出现了新的经济组织和社会活动领域。二是就业方式和分配方式出现了多样性。三是物质利益多样化日趋明显,群众不同利益要求越来越多。四是党员队伍的数量和结构出现了重大变化。五是党的干部队伍正在进行整体性新老交替。六是党员干部中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