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1. 环境决定论最早的代表人物是行为主义的创始人( )。 (选A)
A华生
B皮亚杰
C弗洛伊德
D维果斯基
多选题:
1. 皮亚杰提出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有: (选ABCD)
A成熟
B练习和经验
C社会性经验
D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
2. 皮亚杰所说的适应机能包括哪些过程? (选AB)
A同化
B顺应
C异化
D内化
填空题:
1.影响人的发展的主要因素可分为两个大的方面:遗传和环境。
2.精神分析理论的创始人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
3.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提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4.维果斯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思想,认为教学必须要考虑儿童已达到的水平并要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
5.研究遗传和环境作用的方法有:家谱分析和血缘分析和双生子研究。
名词解释:
1.遗传是父母的特质通过基因向后代进行的生物性传递。
2.准备状态是指学生在从事新的学习时,他原有的知识水平和原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合性。
简答题:
1. 简述教育和心理发展的一般关系。
总的来说,教育和学生的心理发展之间存在着比较复杂的相互依存关系。这主要表现为:
第一,教育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起着主导的作用。教育作为一种决定性的条件制约着心理
发展的过程和方向。科学的教育能促进儿童的心理发展,没有适当的教育措施就无法指导学生的心理发展。这一点在后面谈到维果斯基的理论时将进一步具体讨论。值得注意的是,教育只是心理发展的主要条件,其作用并不是唯一的、无条件的。因为除了教育之外,对学生心理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还有其他因素,如素质、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
第二,教育必须以学生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为依据。教学要遵循教学的准备性原则 (Principle ofReadiness)。所谓准备性原则,就是根据学生原有的准备状态进行新的教学。在我国教育学中又称为“量力性原则”或“可接受性原则”。准备状态,是指学生在从事新的学习时,他原有的知识水平和原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合性。这里的适合性有两层含义:第一,学生的准备应保证他们在新的学习中可能成功;第二,学生的准备应保证他们学习时所消耗的时间和精力“经济而合理”。
2. 请简述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的发展观
皮亚杰认为,发展就是个体在与环境的不断的相互作用中的一种建构过程,其内部的心理结构是在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不是简单地在原有信息的基础上加上新的事实和思想,而是涉及到思维过程的质的变化。皮亚杰认为所有的生物包括人都有适应和建构的倾向,这同时也是认知发展的两种机能。一方面,由于环境的影响,生物有机体的行为会产生适应性的变化;另一方面,这种适应性的变化不是消极被动的过程,而是一种内部结构的积极的建构过程。
3. 简述卡拉什对语言教学提出的观点。
第一,要将获得语言和学习语言区别开来。
第二,在语言获得中,矫正错误固然有用,但并不重要。
第三,在语言获得中,说话者的输出(output)并不重要。
4. 简述爱里克森把人的心理发展分为哪八个阶段?
(一)信任对怀疑(0~1.5岁)。
(二)自主对羞怯(1.5~3岁)。
(三)主动感对内疚感(3~6、7岁)。
(四)勤奋感对自卑感(6、7岁~12岁)。
(五)角色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
(六)友爱亲密对孤独(18~30岁)。
(七)繁殖对停滞(30~60岁)。
(八)完美无憾对悲观绝望(60岁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