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考试时,必须先熟悉法律条文,才能用其解决问题,本频道结合这两部分为您推出法律要点及其相应例题,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第九章 刑法裁量
一、单选
1.我国刑法规定的应当减轻、免除处罚的情节之一是()
A.未遂犯 B.防卫过当 C.犯有较轻之罪而自首的 D.预备犯
2.自首成立的条件之一是() A.犯罪未被发觉 B.积极退赃 C.自动投案 D.立功
3.在数罪并罚的情况下,管制最高不能超过() A.3年 B.2年 C.4年 D.1年
4.判决宣告以后又犯新罪的并罚属于() A.先减后并 B.限制加重 C.先并后减 D.绝对相加
5.甲犯抢劫罪被判处15年有期徒刑,刑罚执行2年后又发现他在判决前还犯有盗窃罪,应判10有期徒刑,则甲必须执行的最高刑期为() A.18年 B.20年 C.23年 D.25年
6.王某因抢劫罪被公安机关抓获,在审问中,王某又交代出曾犯强奸罪。王某的行为是()
A.自首 B.坦白 C.立功 D.揭发
7.甲先后犯有盗窃、强奸、抢劫三个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10年、15年,对甲数罪并罚,应处()
A.有期徒刑10年 B.有期徒刑30年 C.无期徒刑 D.有期徒刑20年
8.甲犯抢劫、盗窃二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6年,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12年。执行2年后,又发现甲在判刑前还犯过诈骗罪和敲诈勒索罪,分别应处2年和3年有期徒刑。对甲数罪并罚时决定执行的刑期幅度是()
A.2年以上8年以下 B.12年以上17年以下 C.2年以上12年以下 D.8年以上19年以下
9.陈某在抢劫时造成被害人重伤,法院以抢劫罪判处陈某有期徒刑15年,并处罚金5万元,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5万元。经查,陈某个人财产只有8万元,对本判决的财产部分应当如何执行?
A罚金和赔偿经济损失以陈某现有财产按同等比例同时执行 B先执行罚金5万元,剩余的3万元赔偿给被害人
C先执行赔偿经济损失5万元,剩余的3万元作为罚金执行 D先执行罚金5万元,经济赔偿不足部分待陈某刑满后继承履行赔偿义务
10.某检察机关在查处一贪污案时,找证人王某了解情况。谈话结束时,侦查人员顺便问:"你自己有无问题需要说清楚?"王某一时语塞,侦查人员见状便予以政策教育,王某遂交代了自己受贿5万元的犯罪事实,并提供了本单位领导李某受贿的线索。经反贪污贿赂局侦查,侦破了李某受贿60余万元的特大案件。根据刑法规定,对王某受贿罪量刑时应()处理。
A.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B.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C.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D.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11.赵某因共同盗窃犯罪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人民法院量刑时考虑到赵某有积极退赃和检举他人犯罪的情节,决定宣告缓刑3年。缓刑考验期满之后不久,司法机关查获赵某在缓刑考验期内又曾盗窃价值约5000余元的财物。对赵某应当如何处理?
A不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以盗窃罪从重处罚 B不撤销原判原告的缓刑,以累犯从重处罚
C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前罪与后罪数罪并罚 D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以惯犯从重处罚
12.施某犯贪污罪,被判无期徒刑。服刑12年后,因表现良好而获假释。在假释考验期内的第6年,施某故意致人重伤,被判刑9年。根据刑法规定,对施某应撤销假释,按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理。对施某应适用何种刑罚幅度或刑种?A.应在9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幅度内决定执行的刑期
B.应在9年以上15年以下有期徒刑幅度内决定执行的刑期
C.应在12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幅度内决定执行的刑期
D.应决定执行无期徒刑
13.吴某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于1998年7月27日考验期满,其所在服刑的监狱于当日上报了将死缓减为无期徒刑的材料。两天后即7月29日,吴某因同监舍的郑某无故辱骂他而将郑某打聋了一只耳朵。对吴某应当如何处理?
A.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 B.报请当地高级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
C.以无期徒刑和伤害罪判处的刑罚数罪并罚D.撤回减刑材料,延长考验期限
14.吕某因爆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入狱后,吕某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根据刑法规定,对吕某应如何处理? A既可以减刑,也可以假释 B可以减刑,但不能假释 C可以假释 D既不能减刑,也不能假释
15.陈某因故意伤害罪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5年。服刑期间,由于有立功表现而被假释,假释考验期满之日,几个朋友邀陈某到一饭店摆宴庆贺他获得新生,陈某喝酒较多。饭后,陈某驾车回家,途中撞倒一人,陈某下车一看人已死亡,酒顿时吓醒,驾车逃离现场,后被查获。对陈某的行为应当如何处理?
A按照交通肇事罪 B按照累犯 C按照数罪并罚中先减后并的原则 D按照过失杀人罪
二、多选
1.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下列情节中属于法定量刑情节的有() A.犯罪动机 B.犯罪目的 C.自首 D.立功
2.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下列情节中属于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有()
A.未遂犯 B.胁从犯 C.教唆未遂的教唆犯 D.中止犯
3.下列情节是法定从重情节的有()
A.主犯 B.累犯 C.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教唆犯 D.劳教人员解教后又犯罪的
4.下列属于累犯的有()
A.甲1985年因贪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3年,1991年被假释,1993年犯强奸罪,应处8年有期徒刑
B.乙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1992年刑满释放,1996年因交通肇事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
C.丙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1990年7月刑满释放,又于1995年5月犯抢劫罪,并将被害人打成重伤
D.丁1980年因反革命罪被判刑,1997年又因犯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应判拘役
5.甲先后犯三罪,一罪被处拘役;一罪被处有期徒刑5年,并处罚金1万元;一罪被处死刑,对其数罪并罚时()
A.应处死刑 B.应当判处死刑并处罚金 C.体现了吸收原则 D.体现了并科原则
6.一般累犯的构成条件是()
A.前罪和后罪都是故意犯罪 B.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都必须是有期徒刑以上
C.后罪发生于前罪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以后5年以内 D.前罪和后罪均触犯同一罪名
7.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不适用数罪并罚的情况有()
A.犯罪行为在一定时间内处于继续状态的犯罪
B.以一个故意或过失,实施一个犯罪行为,同时触犯数个罪名的犯罪
C.出于数个故意,多次实施犯罪行为,触犯同一罪名的犯罪
D.以某一犯罪为目的,而其犯罪方法行为或者结果行为又触犯其他罪名的犯罪
三、案例分析
1.杨某于1998年至2000年间先后盗窃17次,盗窃得款物6000余元,并且于2000年3月6日晚拦路抢劫一女青年手表一块,2000年5月28日晚再次拦路抢劫时被发现,杨某潜逃。6月7日晚,杨某被其父亲找回,在其父母的劝说下前往公安机关自首,在途中恰遇2名熟悉本案情况的公安人员,当即上前将杨某抓住。杨某的行为是否属于自首?
2.被告人何某于1993年因强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1999年劳动改造中乘机逃脱。逃脱途中遇到一名妇女,何即将其拦住,并拖至路旁壕沟内将其按倒,正欲强奸,因女方大声呼救,强奸未遂,何被逮捕回监狱。人民法院对何犯以脱逃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以强奸罪(未遂)判处有期徒刑5年。何某实际执行的刑期幅度是多少?
3.2000年4月28日,李某(17周岁)骑车去公园游玩,骑至某中学附近时,迎面驶来的一辆大货车的拖挂车厢,将李前方与其同向骑车上班的某公司业务员张某,张当即昏迷过去。挂在她自行车前把上的钱包甩落在地上,一捆人民币(计5000元)甩出包外。李便将这捆钞票拾起,并将张攥在手中的钱包(包内还有5000元)夺过来,一并装进自己的旅行袋内。此事被骑车跟上来的王某看见,当王某询问李为何把钱包放进自己袋内时,李谎称他与张是一道去银行取款回来,王某未再深究。李在现场呆了约5分钟,并帮助闻讯赶来的交警将张抬上汽车,然后离去。张因伤重抢救无效,当日下午死亡。李将1万元中的2000元用于买书和吃喝,余款存入银行。后因公安机关追查张万元巨款的下落,李闻讯后害怕受到处罚,便将8000存折送到某市交警队,并交待了事情经过,表示愿意退赔2000元,接受公安机关处理。
问:李某的行为构成何罪?在对其裁量刑罚时,应重点考虑哪些情节?
4.王某因犯数罪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20年,服刑13年后被假释。在假释考验期的第6年,王某盗窃一辆汽车而未被发现。假释考验期满后的第4年,王某因抢劫而被逮捕,交代 了自己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盗窃汽车的行为。问:
(1)对王某是否需要撤销假释?为什么? (2)对王某假释考验期限内的盗窃行为应如何处理?
(3)对王某假释考验期满后的抢劫罪应如何处理? (4)对王某最后的刑罚应当如何确定?
第七章 刑罚概说答案
一、单选 1.A 2.B 3.D 二、多选 1.AC 4.BCD
第八章 刑罚种类答案
一、单选 1.C 2.D 3.B 4.C 5.C
二、多选 1.ABCD 2.AC 3.AB 4.ABD 5.A B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