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
今天,我学习了中国教育报上的文章《十年锦绣又一程》,介绍了烟台市实施十年素质教育的经验成果,学完之后,我对素质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素质教育的本质是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主动发展,最核心的是全面发展。然而,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往往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一是对传统教育进行全盘否定,认为多搞一些活动就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实际上是一种理念,可以在活动中展现,但不是全部。二是把素质教育和考试对立起来,认为素质教育不需要考试。应试本身也是一种能力、一种素质,而且当今选拔人才还没有比考试更为科学的办法。这些认识上的误区严重阻碍了素质教育的正常开展。
那么,如何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呢?通过学习烟台素质教育的经验,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我想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改革创新。
首先,教师的观念需要更新。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正在进行,处于一线的教师普遍得到了培训,但是一些新的理念并没有落实到日常教学中去,往往是穿新鞋走老路,就很容易滑到“应试教育”的老路上,给人的感觉是“换汤不换药”。所以学校应当经常组织教师学习,使新的教育理念在教师思想上根深蒂固。
其次,家长的观念也需要转变。学校进行新课改,推行素质教育,需要家长的支持。但一部分家长总认为是多余的,对学校教师不积极配合,从而造成素质教育推行的困难。这就需要学校、社会、教师、家长达成共识,共同推进素质教育。利用家访、家长会等渠道向家长宣传讲解新课程改革的情况,争取家长对学生教育工作的支持和配合。有了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学校开展素质教育才更顺利。
第二、要加强德育工作。德育工作虽然提的很响,排在首位,但做起来往往并非如此。由于他没有具体的考核办法,检查也只是看看举行那些活动,一些学校的德育工作基本上流于形式。素质教育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其中德育是重要的一项,这就要求学校要克服重智轻德的倾向,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开展活动不能流于形式,突出抓好校园文化建设,使学生潜移默化受到影响。我校对德育工作常抓不懈,通过开展书香校园,利用国旗下讲话、队会等活动,把德育渗透到各科教学和各种活动中去,强化学生的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意识,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和是非观念。
第三、要建立规范的评价体系。考试只是评价的一种方法,而不是唯一的方法。应试教育就是因为人们围绕“考分”这一唯一的评价手段而产生的,要想让人们从根本上转变观念,就要建立新的评价体系。结合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品德个性发展等方面进行评价,结合成绩评价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第四,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课堂则是教学工作的基本形式。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说,抓住了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改革,就是抓住了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及核心。我校每期都要举行一些活动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比如听、评课活动,通过评课,大家的教学思想、观点相互碰撞,不但使讲课者不断改进课堂教学,而且使每位听课教师得到启发,能够扬长避短。可以说每一次听、评课都使老师获益匪浅。通过这些活动,让教师在备课上多下功夫,围绕教学任务,采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质量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总之,素质教育是一个长期的教育工程,使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我们只有扎扎实实地去落实,素质教育之花才会盛开。
: